《论名声》读懂文本解析.ppt

《论名声》读懂文本解析.ppt

ID:51664155

大小:4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8

《论名声》读懂文本解析.ppt_第1页
《论名声》读懂文本解析.ppt_第2页
《论名声》读懂文本解析.ppt_第3页
《论名声》读懂文本解析.ppt_第4页
《论名声》读懂文本解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名声》读懂文本解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名声[德]叔本华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强调获得名声的人的稀有),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强调获得名声的人的条件)该段主要讲立功与立言的区别: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立功是易逝的),而著作却永垂不朽(立言是永存的)。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立功影响有限),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立言是无限的,永存的)。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

2、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立功是易逝的)。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立言是无限的,永存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此段内容很是清晰,讲立功是需要靠机遇的,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以上所说的

3、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该段内容亦很清晰:从立言的角度讲立言无需机遇,不易被理解,是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的。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该句可看出和上段对比,仍讲二者间的区别)。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立言无需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通常,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立言不易被理解),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

4、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所以,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立言不易被理解),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此段内容从两个不同的层面解说绝对价值和内在价值。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因时因人而异。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

5、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击或湮灭。因此,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所以为了增进我们和社会的幸福,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没有沸扬的名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然而,名声并不代表价值,许多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莱辛便说过:“有些人得到了名声,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得。”15.文章说“立功”与“立言”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6分)15.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机遇,立言则无

6、需机遇。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16.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又说“名声并不代表价值”,二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6分)16.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此类题型相对开放。它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以及自身知识的基础上。首先把题干中提及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和文本中的内容相对照,明确三者的含义,然后结合文本内容找出异同点,分别加以分析。注意,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立德”,但是反复强调品格学问,内在价值,绝对价值等,

7、这些本就是“德”的暗示。17.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答: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是指树立圣人之德;“立功”包含功业和声名;“立言”则指创立学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则认“立言”优于“立功”。但它们都强调“德”的首要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