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语文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doc

2015届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语文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doc

ID:51691421

大小:43.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2015届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语文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doc_第1页
2015届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语文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doc_第2页
2015届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语文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5届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语文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届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语文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一阅读80分(一)(17分)一、(17分)1.隐含作者对这种“定义”的不赞同,(1分)为下文展开论述做准备。(1分)2.(1)汉字结构的科学性、艺术性及书写出来的笔法、字法、章法(1分)(2)字体得以显示的“物器”、材料本身的质地、色调因素(1分)(3)书体形态与材料形态有机融合中显示出来的美(1分)3.丢弃了文字内容(1分)而只专注文字的物态形式(1分),不是一个完整的书法“本体”。(1分)4.A(2分)5.D(3分)6.比如王羲之的书法《兰亭集序》法帖,从

2、文化意义上看,那就不只是对他挥洒自如书法的欣赏,我们还能从书法《兰亭集序》的内容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还能从他书写时出现的漏字、改字感受到他的随意和放松的心态(内容近似即可,主要是体现对文化意义的认识)(4分,例子1分,文化意义3分)[来源:学&科&网Z&X&X&K](二)(21分)7、《藤野先生》(1分);《阿Q正传》(1分)8、.答:①内容上,写出了鲁迅有为了理想敢于献身和“不懂变通”的执着精神;(1分)对待敌人和国人的缺点,有着彻底的斗争和无情的揭露、批判精神。(2分)②结构上,领起下文,下文的

3、文意皆是对此句的集中表现。(1分)9、答:①爱憎分明。对敌人极富斗争精神,其抗争坚决彻底,绝不退缩妥协;对友人怀以敬慕之情。②具有批判精神,对国人的缺点总是毫无掩饰地加以揭露和批判,时时不忘教育和鞭策国人。(2分)③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沉的爱。对国家,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担心其“沙漠化”;对国人,又具有深沉的爱,心怀怜悯之情。(答对1点2分,2点4分,3点5分)10、(4分)AC11、答案示例:“爱”是指先生对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爱,对受欺压的弱小者深切的同情,(2分)“憎”是指先生对敌人无情的揭露与鞭笞。(

4、1分)如在《药》里,先生对华老栓、夏四奶奶等下层劳动人民有着深深的怜恤和关爱之情,(1分)而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则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控诉,对“非人”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2分),这些都能体现先生“爱”和“憎”两方面的人生态度。(对“爱”和“憎”的阐释3分,结合作品分析3分。分析其他作品,言之成理即可)(三)(6分)12、(1)杜鹃声里斜阳暮(2)香雾云鬟湿(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4)金就砺则利(5)孤帆远影碧空尽(6)佁然不动(7)小人长戚戚(8)观千剑而后识器(四)(7分)13.(1分)七言绝

5、句14.黄鹂藏身于深树之中(1分),是难以凭视觉直接看到的(1分),只有凭听觉闻其声,才知道它的存在。(1分)15.体现该诗主调的是"独"与"幽"两字。(1分)"独"说明作者是独自经行在荒山野渡之间,且与末句"自"字前后照应,贯穿全诗。"(1分)幽"字,意境深远,写黄鹂的鸣声,是为了衬托环境的幽静,如"鸟鸣山更幽",唐诗经常采用这种反衬手法。(1分)俯看幽草,仰听黄鹂,这就把读者带入一个风景优美而寂静无人的野渡荒山。"幽"与"独"两字结合在一起,构成此诗的主调。(1分)(五)(16分)16.(4分)(1)定

6、罪(2)故交、老交情(3)给予财物(4)独占17.(2分)A.18.(5分)(1)如果确实在这里,此人是名士,明廷抓他难道是适宜的吗?“审”、“宁”、判断句各1分)(2)灾祸是由自己招来的,白白地牵连良善无辜,一人逃命,祸及万家,这样活下来也没有意思!(“作”“何以……为”各1分)[来源:学科网]19、(2分)张俭逃亡孔褒全家争死表现人们对“党人”的同情和支持20、要点:夏馥认为:如果因逃亡而连累他人,宁可不活。所以埋名隐姓,艰难求生,拒绝弟弟的求助;为了不牵累无辜的人。(2分)表明他的人格品性更在张俭之上

7、。(1分)(六)(13分)21、(2分)黄庭坚22、(2分)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23、(4分)有弦外之音,味外之旨(2分)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2分)或:其美常在咸、酸之外24、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2分)25、以书法喻诗,(以书法作类比)在书法艺术与诗歌艺术的比照中,(1分)阐述自己的观点。(3分)二写作70分27.作文(略)附译文1.“张俭望门投止”[译文]张俭在逃亡中十分困窘,看到人家的大门就要求进去宿住。人们敬重他的声名操行,宁愿遭受破家之祸

8、也要收容。后来辗转流亡到东莱郡,住在李笃家里。外黄令毛饮带着兵刃来到李笃家,李笃请毛钦坐下来,说:“张俭负罪逃亡,笃怎能窝藏他?如果确实在这里,此人是名士,明廷抓他难道是适宜的吗?”毛钦就起来拍着李笃说:“蘧伯玉不愿自己一个人做君子,足下怎能独擅仁义呢!”李笃说:“现在我想把仁义分让出来,明廷就带走一半吧!”毛钦叹息而去。李笃引导张俭经由北海戏子然家,遂进入渔阳到达塞外。张俭逃难的过程中,为了他伏罪被诛杀的人有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