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备考矛盾法巧解真假话问题.doc

2015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备考矛盾法巧解真假话问题.doc

ID:51713265

大小:7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2015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备考矛盾法巧解真假话问题.doc_第1页
2015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备考矛盾法巧解真假话问题.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5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备考矛盾法巧解真假话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备考:矛盾法巧解真假话问题在江西三支一扶行测考试中会考察真假话问题。那么什么是真假话问题呢?这类题型的描述一般是这样的:给出若干个人(如:甲、乙、丙、丁)分别说一些话,然后告诉我们题干中有几个是真的或有几个是假的,最后要求我们判断出到底谁说的是真话?谁说的是假话?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主要有矛盾法、上下反对法以及假设法。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矛盾法。矛盾法顾名思义就是题干中会出现一些矛盾,做题的时候主要根据题干中的矛盾来破解题目,是专门针对题干中出现了互为矛盾表达的题型。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在题干所给的信息中一定有两种表

2、述互为矛盾。在这种题型中我们应用矛盾的意义:互为矛盾,一真一假,就能让题目引刃而解。一、典型例题1.甲、乙、丙、丁四个小孩在院子里踢球,突然球飞到玻璃上,将玻璃砸碎了,房屋的主人走出来问这四个小孩是谁砸碎的。甲说:“是丁干的”。乙说:“不是我干的”。丙说:“是甲干的”。丁说:“甲是在诬陷我”。已知他们当中有一个说假话,则说假话的是谁?A.甲B.乙C.丙D.丁中公解析:此题就是一道典型的运用矛盾法来解答的题目,在这四个人的叙述中,我们会发现甲与丁所说的话互为矛盾,既然互为矛盾,必定有一真一假。又因为题干中告诉我们四人所说的话中只有一个为假,因此,这句假

3、话一定在甲或是丁的叙述中,那么乙和丙说的话就一定是真话,乙说不是乙干的,丙说,是甲干的都是正确的,则最后我们能确定一定是甲干的,故选A项。2.对某受害人的朋友进行侦查分析后,四个警员各自做出了如下推测:甲:“这五个人都有嫌疑”。乙:“老陈不能逃脱干系,他有嫌疑”。丙:“这五个人不都是有嫌疑的”。丁:“这五个人中肯定有人作案”。如果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推测正确,那么以下哪项为真?A.甲推测正确,老陈有嫌疑。B.丙推测正确,老陈没有嫌疑。C.丙推测正确,但老陈可能作案。D.丁推测正确,老陈有嫌疑。中公解析:我们将题干的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如下表所示

4、:我们会发现,在这些陈述中甲说的所有是与丙说的有些非明显构成了矛盾,既然构成矛盾,则题干中只有一个叙述是正确的,这个正确的就一定在甲与丙之间,那么乙与丁的表述都是错误的,则意味着陈没有嫌疑且所有人都没有作案,故最后选B项。二、解题方法总结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分享一下这类题目的解答思路和顺序:第一步:将题干的信息转为为逻辑语言;第二步:找出这些表述之间的内部逻辑联系(矛盾关系或上下反对关系);第三步:根据题干给出的仅有一个是对(错),来判别其他的表述的正确性;第四步:确定最终答案。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江西三支一扶考试网文章来源:中公教育江西分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