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doc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doc

ID:51808324

大小:6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doc_第1页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doc_第2页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doc_第3页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一、自主学习1、实验步骤(1)一端附有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O(2)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固定于小车的后面,细绳的一端栓在小车的前端,跨过定滑轮,另一端挂上适当的0(3)将小车停在的位置,先麻释放纸带。(4)打完一次纸带麻立即,换上纸带,重复操作三次。2、数据处理(1)在三条纸带屮选取一条的纸带,为力便于测量,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作为0(2)可以选择相隔的点为进行测量,记入自己设计的表格,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3、作出速度——时间图象(1)在图象屮进行描点,

2、通过观察思考,找出这些点的分布规律。4、在下列所给器材屮,木实验所需的器材有;为达到实验目的,还应增添。①电磁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育流电源④细绳⑤纸带⑥小车⑦钩码⑧秒表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屮,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列步骤的代码填在横线上A.把打点计时器I古I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接好电路B.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0.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

3、边巾着合适的钩码G.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下列关于计数点的说法屮,不正确的是()A.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B.计数点进行测量计算,既方便又可减少误羌C.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应当相等D.计数点是从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选出来的,相邻计数点间点痕的个数相等二、问题探究问题一:打点计时器结构如何?问题二: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所需哪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问题三:木实验特别要注意哪些事项?问题四:怎样分析和选取纸带上的点?问题五: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速度?三、当堂练习1・关于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木板不能侧

4、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处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再断开电源2.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屮,某同学有如下操作步骤,其屮错误的步骤是,遗漏的步骤是o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松开纸带后再接通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D.取下纸带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做加速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序号

5、排列03・用打点计时器拉动通过计时器的纸带来分析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中,可以分析的运动应该是()A.速度恒为正值,加速度亦为正值的运动B.速度恒为负值,加速度亦为负值的运动C.速度由正值变负值,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A.速度由负值变正值,加速度为正值的运动问题探究答案问题二:用打点计吋器测小车的速度所需哪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器材有:学生电源、导线、打点计吋器、小车、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步骤略)问题三:本实验特别要注意哪些事项?1•固定打点计吋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板的屮央位置。2.滑轮不能过高。3.

6、应考虑复写纸与纸带的位置关系。4.钩码数量不能过多,长木板两端高低相差不能太大。5.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在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从板上掉下来。6.先接通屯源,后让纸带运动。7.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问题四:怎样分析和选取纸带上的点?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纸带的一段;若纸带上点与点之问的距离较小,可取多个间隔(可5)为一个计数间隔时间(间隔不再是0.02s)(但要看具体情况灵活选定);原则上能取六、七个计数点为宜;给选取的点加标记。问题五: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速度?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来代替(用计算较准确的平均速度来代替

7、),如何代替?(选择包括该点在内的一段位移(该点最好处在屮间时刻位置)Ax,找出对应的时间At,用厶x/At作为该点的瞬时速度);对于选取的两个端点的速度暂吋不计算(误差较大人测量各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应考虑估位、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