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基于债务重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doc

新准则下基于债务重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doc

ID:51808715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6

新准则下基于债务重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doc_第1页
新准则下基于债务重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doc_第2页
新准则下基于债务重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doc_第3页
新准则下基于债务重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doc_第4页
新准则下基于债务重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准则下基于债务重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准则下基于债务重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摘要: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它直接会影响财务报告中会计盈余数据的准确性,进而破坏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容易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使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去了公允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债务重组视角,辨析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分析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盈余结果的影响,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盈余管理一、研究目的和意义财政部会计司在"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中指出:'‘极少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背会计准则操纵利润的迹象,会计处

2、理结果没有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上市公司在2007—2008年都有着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嫌疑,且相关会计处理没有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财政部分析2007年度上市公司的年报显示:在上年度亏损的170家上市公司中,有96家在报告期内进行了债务重组,占上年度亏损企业总数的56.47%,其中56家利用债务重组实现了扭亏为盈,并在2008年度顺利摘牌。亏损企业债务重组产生的损益影响金额占总债务重组净损益的比重为88.89%,占亏损企业自身净利润的184.54%①。此类公司往往与关联方之间进行债务重组,便于操纵利润。亏损企业因债务重组产生的收益已经超过其税后净利润,即债务重组是多数上

3、年度亏损企业扭亏为盈的唯一途径。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大量的债务重组活动催生了债务重组准则,债务重组准则的几次变更,都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密切相关。为什么会计准则不断完善,盈余管理违规行为却不能受到根本遏制?如何改进和完善相关准则?本文在探讨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中的债务重组准则,分析了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影响,以便发现其中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我国今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建议。二、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辨析(%1)盈余管理与盈余管理行为的界定美国的著名会计学家Sehipper(1989)最早提出盈余管理的

4、概念②。sehi即er(1959)将盈余管理定义为:公司管理当局对对外财务报告出来过程的干涉,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私利,而不是为了保持财务报告出来过程的中立性③。Healy&研值hlen(1998)对盈余管理定义进行了发展,将盈余管理定义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以及通过构造交易变更财务报告时,其目的是为了误导股东对公司内在经济业绩的判断,或者影响那些以报告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博弈结果④。在我国往往很难把两者的界限划清。盈余管理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寻租和利益侵占,是以盈余管理之名行利润操纵之实,这种现象本文称为盈余管理过度。本文研究的盈余管理主要是针对盈余管理过

5、度行为。(二)盈余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盈余管理理论基础主要有:“契约理论说”、“产权理论说”、"委托代理理论说”、“博弈理论说"等⑤。“契约理论说”认为,公司实质上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契约本身具有刚性和不完备性,而缔结契约的各利益主体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它们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即契约摩擦,这时能够影响和改变会计信息的企业管理层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以使契约的签订与履行朝着有利于企业或自己的利益分配。"产权理论说”认为,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的分离,实际拥有公司控制权的管理层并不拥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因此他们会管理会计盈余以使自身效益最大化,而不会追求

6、股东权益最大化。“委托代理理论说”认为,由于代理人掌握企业更多的内部信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就导致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代理人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会选择对自己有利或对自己和委托人均有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博弈理论说”认为,只要存在博弈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就一定会发生盈余管理。当某项具体会计准则或会计规定不存在时,也就是在会计准则滞后时,会计信息提供者破坏了社会公认应该遵守的“真实性”的协议,在利益驱动下产生了盈余管理行为。(三)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一持久的博弈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存在持久的博弈关系⑥。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既是制约与反制约关系,也有利用与反利用的

7、关系。盈余管理行为发生后,促使了会计准则产生或发生变化。经济理论强调,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博弈导致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而不能说明会计准则导致了盈余管理。股票市场中大量的债务重组活动催生了《债务重组》准则;《债务重组》准则的几次变更,都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密切相关。综上可知,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导致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盈余管理行为催生和促进了会计准则的发展。其间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晰。三、新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目前,就债务重组的新规定对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