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圈层结构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ID:5182051

大小:7.00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7-11-27

1.4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1页
1.4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2页
1.4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3页
1.4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4页
1.4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1.4地球的圈层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目前,世界上最深的矿井不过4659米;最深的钻井,不过1万多米(大约13千米);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千米的物质到地球表层;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450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km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分类分类特点传播速度通过的物质共同点纵波横波较快较慢固、液、气固体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有什么感觉,海洋上的人有什么感觉?33千米(大陆部分

2、),莫霍界面2900千米处,古登堡界面速度明显增大纵波变慢横波消失特别提醒: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陆壳:33km洋壳:6km平均:17km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圈层名称范围特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包围地球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氮和氧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组成连续不规则的圈层,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大气圈的底层、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B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AC分析A、B、C、D分别代表什么圈层?水圈生物圈岩石圈D大气圈1、在莫霍界面以下A.

3、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2、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3、水圈是()的圈层A.连续而规则B.连续不规则C.不连续但规则D.不连续不规则ABBD4.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少D.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5.岩石圈位于A.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B.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C.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D.莫霍

4、界面以下,软流层以上6.联系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是A.大气圈B生物圈C岩石圈D水圈BB7.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8.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圈层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BB400030002000500060001000速度(千米/秒)91512630深度(千米)FEACDBH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图中E、F属地震波横波的

5、是,判断理由。(2)图中分界面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3)图中圈层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外核地幔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速度慢E探究: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火山喷发的物质温泉、热泉遥感技术其他改进钻探技术地震发生时,下列各地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最迟的是()AA在青藏高原,地壳厚度最大,莫霍界面最深,接收到地震波最晚。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矿产资源,据右图A处地震波波速变化信息看,在A处最有可能储藏的矿产为()A.铁矿B.有色金属C.石油

6、D.煤C练习:练习: 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2点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2级地震,震源距地面4km,造成200多人遇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和在附近海面上的船员都感觉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左右摇晃D.上下颠簸(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DA此次地震震源距地表4km2、横波在到达地核时完全消失,这是因为:()A、组成地核的物质为固态B、外核的物质接近液态C、内核的物质接近气体D、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慢3、地壳的平均

7、厚度为:()A、6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56千米BB1.海拔高低与地壳厚薄的关系;2.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在组成和厚度上的区别;3.地壳的结构特点;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莫霍界面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地幔地壳读图思考以下问题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平均厚度约33km;大洋地壳只有硅镁层,平均厚度约6km厚度不均,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地壳魏格纳和他的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世界纪录:前苏联在科拉半岛上的SG3井12262米仅占地球半径的520分之一纵波(P波)横波(S波)不连续面

8、地下深度波速变化两界面深度及地震波速变化比较表33千米处(大陆部分)莫霍界面该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古登堡界面2900千米处在这里,P波速忽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特征地壳莫霍面平均17由岩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