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溢出存在性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中国知识溢出存在性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ID:5185976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5

中国知识溢出存在性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1页
中国知识溢出存在性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2页
中国知识溢出存在性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3页
中国知识溢出存在性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4页
中国知识溢出存在性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知识溢出存在性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知识溢出存在性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摘要:构建关于R&D投入的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多元线性回归证明了各省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知识溢出效应程度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选取R&D投入、地理距离、运输条件、专利授权量、地区生产值等影响因子,实证发现知识溢出效应与地区的R&D投入、运输条件、GDP显著正相关,与空间距离负相关。关键词:知识溢出;存在性;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10-03引言知识溢出是指一个部门或企业在对外进行经济和业务交往活动时,知识和技术自然输出和外露

2、的一种现象。由于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投入要素,可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可持续增长的转变成为可能。党和国家对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积极投入到当地知识创新系统的构建中。因此,深入研究知识溢出的存在性及影响因素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8国内外学者对知识溢出理论的研究就未曾间断。一方面,为证明知识溢出的存在,Jaffe(1986)首创了专利数据与专利引用方式来直观衡量企业间知识溢出;马野青和林宝玉(2007)运用专利引用追踪法来衡量知识溢出;陈继勇和盛杨怿(2008)在测算知识

3、溢出效应时采用计算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邓明和钱争鸣(2009)测度了中国省市间的知识溢出。另一方面,学者们也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积极探索,Verspage(2002)发现影响知识溢出的因素技术差距、地理差距等;此外,冼国明和严兵(2005)利用1998—2003年省际层面的外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对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有着明显的正溢出效应。综上,已有研究在探索知识溢出效应方面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但仍存在不足:第一,未从空间异质的角度讨论各地区不同的知识溢出程度;第二,探索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时,仅从单个或少数角度考虑,未对影响

4、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与深入分析。基于此,本文首先采用计量的方法,借鉴Griliches所提出的方法,对中国各省市的知识溢出效应分别进行测度,深入并详细探讨导致各地知识溢出出现差异的影响因素,从而对中国区间的知识溢出效应有很好的把握。一、知识溢出存在性的实证分析(一)模型构建依据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Y=ALαKβ(1)8其中Y代表产出,L代表劳动要素,K代表资本要素,A代表全要素生产率。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假设R&D投入是决定地区经济产出的影响因素,我们可认为R&D通过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推动某地区全要素生产率A来促进经济增长:一方面是通过该地区本身的R&D

5、投入而产生的直接效应,即本地区企业通过R&D投入提升自身生产率,从而提高全要生产率A;另一方面是其他地区的R&D投入而产生的间接效应也称溢出效应,即其他地区R&D投入通过产生技术溢出,带动本地区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A的提高。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建立可建立R&D投入内生化的知识推动模型如下:A=B(1+λrdw)rdθn(2)其中,B为残余值,rdn代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A的其他因素;rdn代表本地区R&D投入;θ为本地区R&D投入的弹性系数,反映了本地区R&D投入对本地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促进效应;rdn代表其他地区的R&D投入;λ为其系数,

6、表示其他地区的R&D投入对本地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效应,也即我们所要证明的溢出效应;λ的不同符号反映了不同的知识溢出状况:当λ=0时,表示知识溢出效应不存在,即说明只有本地的R&D投入才能通过推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全要素生产率A的增长,进而使得产出Y提高;当λ>0,表明正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即其他地区的R&D投入对本地的生产率的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若λ8  检验结果表明修正的可决系数和F统计量都较高,且各解释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通过检验,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拟合较好。同时,从(6)式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λ=0.4329,说明其他省份的R&D投入每增加1

7、个百分点,湖南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就可提高0.4329个百分点,从而说明湖南省是存在知识溢出效应的。θ=0.6286,反映出湖南省本省的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的直接效应程度。我们主要探讨知识溢出的存在性,即参数的大小,将其他各省区实证后的λ统计结果整理(见表1):结果表明,各地区的知识溢出程度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我们展开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的探讨。二、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下的知识溢出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研发投入、劳动力流动、距离大小等。综合来看,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可概况为知识的属性、知识溢出途径、宏观环境因素

8、和微观主体因素这些方面。鉴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选取R&D投入、地理距离、运输条件、专利授权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