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条件、规律和对策研究

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条件、规律和对策研究

ID:5187469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5

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条件、规律和对策研究_第1页
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条件、规律和对策研究_第2页
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条件、规律和对策研究_第3页
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条件、规律和对策研究_第4页
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条件、规律和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条件、规律和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条件、规律和对策研究  摘要: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是二战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寻找更理想的投资场所,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总结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必须满足一定的基础条件和转移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积极的行政干预,才能把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实现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相统一的格局。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图分类号:F2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025-02近些来年,中国东南沿

2、海地区的纺织、化工、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降低成本,纷纷将工厂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如广东东莞、广州等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广东西部山区如韶关等地区转移。福建、浙江等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则将生产基地向重庆、西安、山西、河南等地区转移。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也加快生产基地在太原、郑州、重庆等地区的布局。针对这些现象,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场规律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理性转移,既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任务,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8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条件与规律二战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是全球产业转移的主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美国把

3、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鞋袜业和纺织业转移到日本和德国等国,来重点发展新兴技术产业;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又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等新兴国家和地区。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欧洲、以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又将自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呈现出一些重要的规律性特征。(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一般来说,国内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都是建立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产业发展日趋成熟的基础之上,从国外的产业转移过程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一般需

4、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81.产业极差。由于各个国家间各地区间要素、资源禀赋不同,各国家地区的制度和政策导向不同使得各国以及各个国家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国家间以及国内地区的主导产业会存在明显的产业极差。由于区域间主导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会使产业结构发展成熟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相对落后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的转移。产业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比较落后的地区转移不仅使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得到升级,落后地区还可以承接优势地区转移过来的新技术和资金实现经济的“起飞”。2.生产要素流动。劳动密集型产业专业的第二个重要条件就是各生产要素能够在区域间自由

5、流动。如果劳动力、资本、技术这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可以自由流动并能重新整合,那么新的产业规模就有可能会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障碍的大小由这些要素的自由流动程度决定。一般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向着转移阻力较小的地区转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程度往往和一国制定的相关制度和国家政策有关。所以20世纪以来各国加大对外开放程度,使得各生产要素能够在区域间自由流动。3.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因为它是区域中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劳动力成本是劳动力所体现的差异之一。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有时可以用来衡量劳动力成本的高低。从劳动力工资水平看,一般而言,东部地区劳

6、动力工资水平要比中西部的高,因此会给企业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获利空间受到压缩。中西部地区是劳动力成本偏低的地区所以企业会向这些地区转移。这样既符合国家提倡的政策又符合自身的利益。84.国际贸易分工。对于国际贸易来说,发达国家的产业经历了较为完整的生存周期,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更注重于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生产工艺流程较为完善,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管理水平较为优秀。但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发展经济,增加国家GDP值,更多的注重的企业创造的价值,同时,由于一些不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长期低下,大多数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处于温饱问题上

7、,劳动力成本极其低下,这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创造了条件。(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般规律一是转移半径相邻化规律。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版图可以看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半径相邻化规律非常明显,如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比较集中,主要利益于这些地区与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等间的地域优势,这些地区具有发展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先决条件,可以有效承载国际产业的转移,并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同时这些地区由于在文化氛围、管理经验、生活习惯等方面与东南沿海地区有着天然的相似性和相近性,这也促成了这些地区在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中的优势

8、和作用。放眼国内,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优势较大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内陆地区经济相比较而言发展水平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