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和应对措施探究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和应对措施探究

ID:5189554

大小:3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05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和应对措施探究_第1页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和应对措施探究_第2页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和应对措施探究_第3页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和应对措施探究_第4页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和应对措施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和应对措施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和应对措施探究  摘要:在农村金融制度不能满足农村金融主体对农村金融要求的形势下,农村非正规金融迅速发展并壮大,为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内生性的制度安排,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上具有制度层面上的合法性,但其在填补了其服务空缺的同时,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且会引发高利贷,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关键词:非正规金融;农村金融;金融体系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1-0092-03一、引言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非正规金融服务于低端市场的比较优势使其更长于

2、向居民提供零星、小额的贷款。实际上,在大多数金融发展文献中,非正规金融作为企业的一种外部融资渠道是被忽略了的。大量研究发现,非正规金融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钱水土、姚耀军指出,一个繁荣的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存在,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并未被一个功能不完善的正规金融体系所拖累。很多文献也表明,在中国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非正规金融形成了对正规金融的替代。[1]13关于非正规金融的成因,刘民权等认为:非正规金融市场之所以被重新“发现”并引起普遍关注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人们对正规金融市场的失望;二是非正规金融在受到政府排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3、强大生命力;三是它在现实性经济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2]张杰等认为,非正规金融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利率管制条件下的理性产物,他们采用借贷资金理论模型分析可贷资金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并指出金融抑制极大地限制了经济中投资的形成,产生了资金缺口。于是,非正规金融的产生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3]而林毅夫诊断,由于金融交易的特征和中小企业的风险相对较大,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和事后的道德风险的可能是非正规金融广泛存在的一个更为根本性的原因。[4]此外,还有学者从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及交易费用理论出发来分析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5]综上所述,非正规

4、金融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非正规金融在市场所占据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有必要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二、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及发展13沿用亚当斯和费奇特的界定方法,可以把受到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监管当局监管的那部分活动称为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把所有处于货币或金融市场监管当局监管之外的金融交易,货款和存款称为非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以一个以农村信用合作机构为基础,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正规金融服务体系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格局。其中,正规金融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

5、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及邮政储蓄、农业保险等,非正规金融包括民间借贷,私人钱庄,各种民间合会等。农村非正规金融更多地表现为农村居民个人之间、个人与民间金融组织之间的货币性货款融资。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国家、转轨经济国家甚至在发达国家都广泛存在,其存在不受体制因素的制约,也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没有直接联系,是与正规金融并存的必要融资方式,在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伴随着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和经营方式的变化,其融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而且这一变化对非正规金融的形态和组织化程度提出了相应的变革要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非正规金融

6、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大致可分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兴起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的兴盛时期,本世纪以来的调整时期。[1]13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扩展,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纷纷兴办第三产业和家庭工业,农村经济主体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非正规金融已初见端倪。到现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大量中小乡镇企业逐渐退出。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和资质的升级,对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专业、更规范、更稳定和更连续的融资渠道。因此,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金融真空”,这为非正规金融发

7、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三、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非正规金融尽管处于非法地位,但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需求越来越强烈,农村金融制度又不能满足农村金融主体对农村金融的要求的形势下,农村非正规金融迅速发展并壮大,为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形势,政府积极对农村进行改造适应农村的发展,但其仍未能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一方面,由于农业投资风险大、成本高、收益少、资金周转慢的特点以及农村资金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金融机构的趋利性等原因,使得贷款的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大量分散小农和小企业,

8、交易规模小、次数频繁,面临着较高的运营成本。[6]所以,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离开了农村,或者只存不贷,造成了农村金融并不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