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现状和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

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现状和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

ID:5189872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5

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现状和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_第1页
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现状和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_第2页
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现状和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_第3页
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现状和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_第4页
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现状和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现状和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现状和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现状及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378例孕产妇进行产前母乳喂养认知、产后喂养行为调查及母乳喂养认知和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产前母乳喂养认知调查中,孕妇母乳喂养知识整体认知不足,其中按需哺乳、挤乳及母乳保存、母乳喂养充足指标的认知最为欠缺。产后纯母乳喂养组和非纯母乳喂养组当前乳汁量、哺乳后婴儿反应、每日哺乳次数、每次哺乳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5000元/月=3;②因变量纯母乳喂养=0,非纯母乳喂养=1,自变量年龄40分=1,社会支持得分20~40分=2,社会支持

2、得分5000元/月=3。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后退逐步删除法,文化程度是母乳喂养认知的危险因素(P  表3母乳喂养认知影响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注:因变量认知好=0,认知不足=1表4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注:因变量纯母乳喂养=0,非纯母乳喂养=13讨论6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现状和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现状及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378例孕产妇进行产前母乳喂养认知、产后喂养行为调查及母乳喂养认知和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产前母乳喂养认知调查中,孕妇母乳喂养知识整体认知

3、不足,其中按需哺乳、挤乳及母乳保存、母乳喂养充足指标的认知最为欠缺。产后纯母乳喂养组和非纯母乳喂养组当前乳汁量、哺乳后婴儿反应、每日哺乳次数、每次哺乳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5000元/月=3;②因变量纯母乳喂养=0,非纯母乳喂养=1,自变量年龄40分=1,社会支持得分20~40分=2,社会支持得分5000元/月=3。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后退逐步删除法,文化程度是母乳喂养认知的危险因素(P  表3母乳喂养认知影响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注:因变量认知好=0,认知不足=1表4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注:因变量

4、纯母乳喂养=0,非纯母乳喂养=13讨论6认知程度是支配行为的重要因素,认知缺乏必然导致行为缺失,故对母乳喂养行为的调查必须了解产前孕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情况。孕妇往往受到家庭高度重视,亲属中的女性长辈可能会给予一定程度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信息支持,网络、电视等媒体也是重要的信息支持途径,但随着社会医疗发展,优生优育的观念深入人心,科学喂养知识的需求量巨大,但受限于多种因素,孕妇在产前可能无法获取足够有效的知识[6]。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所调查的10项哺乳期健康知识的认知率均未超过35%,而综合认知率则更少,常见的初乳认知、正确哺乳姿势、促乳汁分泌方式有超过30%的完

5、全了解率,余大部分为部分了解,说明此类知识孕妇在产前通过各类途径有所涉猎,但知识系统存在明显的不完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仅13.76%的孕妇对初乳知识不了解,大部分孕妇能较正确认知初乳对婴儿生长的意义。母乳喂养优势、早吸吮好处、乳房胀痛预防、婴儿大便判断等与哺乳技能有关的知识认知程度表现为完全了解率低但部分了解率较高,说明孕妇对此类知识有所了解,但是由于涉及专业技能知识可能无法在无培训的情况下全面掌握[7],表明产前哺乳知识培训的必要性。按需哺乳、挤乳及母乳保存、母乳喂养充足指标等主要是建立在科学理论数据基础上的喂养知识的认知率最低,孕妇不仅获取知识有难度,掌握知

6、识的难度更大,而此类知识却是能否做到科学喂养的关键,根据婴儿需要进行哺乳和母乳喂养充足指标,需要产妇能掌握婴儿生长发育规律相关知识[8];正确的挤乳手法及剩余乳汁的储存需要专业人员协助并给予培训,而单纯亲属的帮助并不能保证操作的正确性,甚至可能加剧并发症的发生[9]。以上10项哺乳期健康知识呈现不同程度的认知缺陷,根据本次调查的分层状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干预措施,而产前哺乳知识培训及干预需求迫切,应切实加以推行。纯母乳喂养产妇和非纯母乳喂养产妇的喂养行为的差异即是不同喂养的效果体现也是母乳喂养维持推动因素的体现。本研究结果显示,首次哺乳时间、出现涨奶、哺乳

7、间隔时间两组并无显著差异,但纯母乳喂养产妇乳汁量充足、哺乳后婴儿少哭闹、每日哺乳次数多、每次哺乳时间较短。乳汁量不足可能是增加人工喂养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哺乳刺激减弱而减少泌乳量;哺乳后婴儿的表现可能反应了喂养适度或适口与否,母乳喂养表现更为优越,而婴儿哭闹不止也可能成为不能坚持母乳喂养的原因,缺乏母乳喂养过程中亲子亲密的接触使婴儿情绪无法得到满足可能是哭闹的原因之一[10];母乳喂养能更好地完善吮吸刺激和泌乳的机制,从而在生物反馈机制上完成对婴儿需求的满足[11],每次适量喂养,适度增加哺乳次数,则使哺乳效率提高而减少哺乳时间。母体和婴儿在哺乳过程中存在密切的

8、生理机制联系,并增进母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