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模块教材分析.doc

地理必修模块教材分析.doc

ID:51925286

大小:2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9

地理必修模块教材分析.doc_第1页
地理必修模块教材分析.doc_第2页
地理必修模块教材分析.doc_第3页
地理必修模块教材分析.doc_第4页
地理必修模块教材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模块教材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教材分析一、必修模块的地位和作用《高屮地理课程标准》的一条基木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雹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首先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基木地理理念。必修IEl然地理主要说明H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地"对“人"的影响);必修1【人文地理主要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人”对“地"的影响);必修III区域地理主要说明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即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必修I”和“必修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血阐述了人地关

2、系。“必修II”的最后部分,可看作是“必修I"和“必修II”的总结,概括了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木思想。“必修I”和“必修II”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木原理。“地理3”则是在上述的基础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木原理应用于实践。因此,从“必修I”、“必修II”到“必修川”,是一个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地理3”以区域为研究对象,提供了将地理基木原理应用于实践的基木方法。这也就为学生学习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

3、规划、环境保护等选修模块屮的相关内容打下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修模块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二、必修模块的具体分析2.1内容分析高屮地理必修课稈的三个模块,虽相互独立,但祁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统一设计的,相互Z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图1)。图1必修I是经典的白然地理内容,也是高屮地理屮嚴难、最重要的内容。主要阐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地"对“人”的影响)。主要包括“宇宙屮的地球”、“自然环境屮的物质运动和能最交换”、“自

4、然环境的蕖体性和羌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个部分。必修模块“必修I”内容是高屮地理知识和理论的基础,是高屮地理课程的传统内容,教学课时一直不少于54课时(每周3课时,一学期按18周计算)。课标上木模块的教学课时只有32课时,并且为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按原来课程设计的内容量也要压缩。所以,必须用全新的思路来选择木模块的学习内容。必修II是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人“对“地”的影响)。木模块包括“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三个部分,

5、是高屮地理课稈的又一经典内容,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理论基础。《必修2》处于白然地理模块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块2间的枢纽地位,一方面以H然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木原理为基础,因为人类活动是吾加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背紮Z上的;另一方面必修2的知识和原理能运用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块的学习Z屮。必修III区域地理是学生在学习了“必修I”、“必修II”,基木了解了地理环境的组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人地环境协调发展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如何应用有关的地理原

6、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地理3主要说明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即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2・2教学目标分析2.21知识与技能分析新课标认为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用于生活,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再把知识的呈现视为惟一的任务,而要以提高学生素质的观点来把握学生的发展,给予他们El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判断、主动选择的能力和品质。新教材为此删除、补充了一些内容。比如说必修教材在每章后有一个“板块”,就是“问题研究”。围绕相应章节的重点内容或核心思想设计研究主题,选择的研究主题一般是学生感兴

7、趣的、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和可操作性。三木必修教材的16个研究主题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畅想式问题,并非在现实屮已经存在,例如“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了”“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对这类问题的分析,一方面学生要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会体验到如何有逻辑地、缜密地分析问题。第二类,热点或焦点问题,例如“如何看待农民T现象”“如何看待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通过研讨这类问题,体会地理学对分析社会问题的作用。第三类,国家层面上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南水北调怎么调”。分析这

8、类问题,学生尝试从地理的角度思考这些国家大事,体会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2.2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高屮地理教材要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是“科学的置疑精神",因此,教材设计时1分注重其“研究性”,运用多种手段或呈现方式,强化对地理问题的分析过程,潜移默化地提供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