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版式设计缘何借鉴《读书》

《老照片》版式设计缘何借鉴《读书》

ID:5192571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5

《老照片》版式设计缘何借鉴《读书》_第1页
《老照片》版式设计缘何借鉴《读书》_第2页
《老照片》版式设计缘何借鉴《读书》_第3页
《老照片》版式设计缘何借鉴《读书》_第4页
《老照片》版式设计缘何借鉴《读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照片》版式设计缘何借鉴《读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老照片》版式设计缘何借鉴《读书》  摘要:《老照片》是一本以影像来讲述历史的丛刊,一经出版便产生强烈反响。很多资料都曾提到《老照片》与《读书》有相似之处,本文就版式设计中的相似,从杂志的品格、文风等方面,分析了《老照片》版式设计借鉴《读书》的原因。关键词:《老照片》;版式;《读书》;原因《老照片》于1996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创刊,一经出版便产生强烈反响,掀起了图文书出版的热潮。然而,对于《老照片》的版式设计,主编冯克力在一篇介绍《老照片》创办始末的文章里写道:“《老照片》第一辑出版后,在北京请几个人小聚,刚卸任《读书》执

2、行主编不久的沈昌文也在座。递上一本《老照片》,沈公随手翻了翻,笑了:‘像《读书》啊!’又过了没多久,便有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老照片》是一本新《读书》,是摄影版的《读书》,可见,有这种感觉的,并非沈公一人。”①7这段话表明了《老照片》与《读书》有很多相似之处,否则不会使人一翻看便产生相像之感。加上有材料中说到汪家明②建议蔡立国③在做版面设计时好好看看《读书》,因此可以说《老照片》是借鉴了《读书》的,至少在版式设计上。但是,现有的文献中没有提到《老照片》具体哪里像《读书》,以及为何后来影响力如此之大的丛刊从创

3、刊起版式设计要借鉴《读书》,而不是自己独创。本文试着从两者的对比中解答这些问题。为何选择借鉴《老照片》版式设计选择借鉴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但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老照片》在当时是新生事物,是一种新的图文样式。图书的“图文并茂”并非始自《老照片》,但在它之前图文书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照片为主的画册,文字只作为简短的说明;另一种是以文字为主的书籍,其中少量的图片仅作为图释或者点缀。而根据《老照片》“文章需围绕图片撰写”的原则,图文既要紧密结合,在视觉上又要突出照片,故形成介于画册与图书之间的一种读物。在此之前,不仅山东

4、画报出版社没有出版过这类书,市场上也几乎不曾有过。这样的编排方式和装帧设计使得《老照片》在当时无疑面临一个全新的课题。7冯克力曾说,创办《老照片》的初衷之一是想把在编撰《图片中国百年史》过程中形成的对老照片的一些特殊感受传递给读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这是在充分利用出版资源,或者干脆可以说是出于一个在市场竞争中的出版企业的盈利和生存需要,于是充分甚至多次利用现有的出版资源,以节约成本。那么,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对优势出版物的借鉴或者模仿常常成为出版机构自觉主动的选择。而《老照片》在

5、最初自创版式设计时并不成功,版面显得零乱,缺乏厚重感,有些背离《老照片》整体格调。后几经调整,仍不理想,于是借鉴一些成功的出版物一方面是在肯定和吸收其他出版物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借此降低《老照片》的出版风险。缘何选择借鉴《读书》在《老照片》创刊的时候,《读书》已经有17年的办刊历史,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其版式和部分插画由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丁聪负责编排设计。高知名度和名家设计,《读书》当然成为《老照片》借鉴的对象。然而,细细品味本文开头引用的那一小段话,笔者认为,沈昌文在未阅读文本仅随手翻看时做出的评价主要是针对版式设计来谈的

6、,《人民日报》的作者由于有充足的阅读和思考,他做出的评价,即“《老照片》是一本新的《读书》,是摄影版的《读书》”,相对而言是多方面的,这也恰恰能揭示出《老照片》借鉴《读书》版面设计的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并非由于《老照片》对《读书》的版式借鉴使两者看起来有很多相似之处,而是除形式之外的品格、文风、读者定位等方面的相似使《读书》成为《老照片》版式设计的借鉴对象,才真正使得《老照片》成为摄影版的《读书》。7《读书》作为一本以书为主题的思想评论刊物,不急于对风口浪尖上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评判,它只邀请各路名流在这里聚会,以学术研究的

7、态度,出以公心的认真,发表各自的见解,借以互相启发,进而影响读者。在《读书》上,你不会看到太多的刀光剑影、硝烟弥漫,这里只有静静的讨论。面对历史的阴影,人们也会沉痛万分,但绝没有大喊大叫的失态。《读书》的这些品格与《老照片》试图达到的效果多么相似。在以平民化视角解读历史的《老照片》中,故事早已经过时间的沉淀,褪去了当时的热烈与浮躁,留下的更多的是冷静与思考。这是两者品格上的“志同道合”。在文风方面,《读书》虽然是知识界的思想评论刊物,但它绝不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学术杂志,而是集学术性与通俗性、思想性与可读性于一体。《读书》上的

8、文章总能使人在放松阅读中得到启发,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使《读书》不仅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也吸引了其他非专业人士的眼球。用影像来讲述历史的《老照片》言辞也并不艰深,很少用官话行话,力主用老百姓自己的照片,写自己的故事的方式呈现给普通大众,甚至有些文章读起来就像是亲人写给自己的家书。于是,《读书》与《老照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