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调查与研究.doc

关于小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调查与研究.doc

ID:51937399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9

关于小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调查与研究.doc_第1页
关于小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调查与研究.doc_第2页
关于小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调查与研究.doc_第3页
关于小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调查与研究.doc_第4页
关于小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调查与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调查与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庭芳小学《关于小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研究报告济源市王屋镇庭芳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1、现实依据: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不爱说、不会说的问题,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可以发现,尽管老师精心创设了各种各样的情景,并进行了启发引导,希望学生读有所得、有所问,可是积极发言的学生并不多,善于发表独特见解的人更不多。这种现象在中、高年级比较严重。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针对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实践研究的方法,在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旨在提过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时效性。2、理论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

2、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做到:“对语文的内容能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应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指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和表达要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其身心特点是好动、好奇、好问,应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张扬的个性语言,独特的感受和见解,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变得如此沉默寡言?我们在课堂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此项专题调查、分析和尝试。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教师的教学

3、观念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必然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必将由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为创新性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交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本课题将重点重点研究小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提升语文能力。3、意义和价值研究学生回答问题的相关规律及各种成因,有利于刺激研究对象的表达欲,提高其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表达习

4、惯,有利于创设师生平等交往的民主、互动、合作的教学关系。如果解决了学生课堂不爱回答的问题,将会给我们的农村小学各科目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契机,从而助推素质教育大跨度发展。二、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庭芳小学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2、研究方法:(1)阅读文献研究法:阅读多种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杂志,并以此为借鉴。(2)综合调查法: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采用问卷、面谈的的方式,了解学生不爱发言的原因。(3)观察法:对学生不爱提问的现象做一观察,并作好记录。(4)案例研究法:撰写2—4篇的案例反思。三、研究的目标与措施1、研

5、究目标:A.通过研究,进一步总结小学语文实施素质的特点和规律,真正地发展小学生的能力。B.找出小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C.制定教学中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对策。4、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D.促进教师素质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研究队伍。2、研究内容1、分析造成“不回答问题”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学生方面和教师方面的。2、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在分析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以期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最终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3、研究步骤与

6、措施本课题研究呈现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现将研究过程、情况赘述如下:第一阶段:充分发动,精心准备(1)成立专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填报课题申请表。(2)问卷调查,选取个案,实施案例分析,拟定个人研究计划。(3)建立相关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学习,理解课题内涵,引导小组成员自觉学习和实践,促使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和学法。第二阶段:结合实际,认真研究(1)分头行动,各管一工,认真调查,查找原因,分析汇总。(2)将研究计划方案融入课堂,小组成员通过反思课堂获取第一手资料,筛选个案,实施研究。(3)认真听评课

7、,集体研究重点问题,分析个案,探究成因,决定对应策略,优化相关措施。(4)运行有效课堂管理机制,尝试运用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对症下药,解决困惑问题。第三阶段:搞好反馈,认真提炼主要工作有:课题研究的结果分析及解题论述,撰写解题报告。1、整理资料,汇总数据。2、分析结果,认真反思。3、提炼精品,撰写结题报告。四、结论与思考(一)调查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①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导致回答问题思维“梗塞”和发言卡壳。②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不佳,导致回答问题主要动机“断源”或无回答基础。③学生的情绪状态

8、,学生情绪状态不佳也是提问无效的一个方面。④课堂氛围,教师不注意创设有效情境和调控课堂氛围,有碍于产生学生回答积极性,没有情趣的课堂也就无从谈起提问的有效性和回答问题的高质量性。⑤问题难度,很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舍本求末,需要由易到难。⑥思考时间,教师不给学生留足思考余地或学生思考时间不足,只是为了课堂容量和进度。⑦教师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