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董娅.doc

教学设计董娅.doc

ID:51939690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9

教学设计董娅.doc_第1页
教学设计董娅.doc_第2页
教学设计董娅.doc_第3页
教学设计董娅.doc_第4页
教学设计董娅.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董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户县东关小学张艳玲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既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又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重视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三学段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据此,本课的设计定位在“以诗为线,以学生熟悉的古诗内容带动对诗画欣赏、画作鉴赏等陌生知识的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学生的学习意识,通过想象、交流、朗读等多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想象力;通过诗、画、文三者相结合的文本特点和相辅相成的作用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

2、析《墨梅图题诗》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主题是“岁寒三友”,在三篇主题文章的编排体例上大致相同,基本上都是先呈现古诗和画,然后配以欣赏文字。《墨梅图题诗》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这幅《墨梅

3、图》构图新奇、别致,一枝梅花横贯画面,花朵淡墨轻染,照应诗中的“淡墨痕”,“好颜色”,但“梅花”香气淡淡溢出,使人不能不叹为观止。而且,画中题诗书法饱满苍劲,与诗意画意相融合,更添一奇。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古诗,大部分学生能够背诵默写小学生必备古诗文,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对古诗的认知和感受都有一定基础。针对本课内容,通过调研,我发现: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这首诗的内容是熟悉的,但对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够了解,对于诗意主旨在理解上个体之间存在偏差,问题较多。因此,带领学生“悟诗境”、“会诗情”是学习古诗的重点所在。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诗画欣赏的内容是能够读懂的,但对于个别词语的

4、理解(如:或偃或仰)不够准确,对于其写作方法以及在本文中的作用缺乏梳理。因此在学习诗画欣赏时,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和“仿写方法的梳理”尤为重要。画作欣赏是最难的。尤其是中国水墨画更加讲究意境和情感的传达,这其中包含着构思、技法、意向、情绪等多种知识和因素。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在没有相关知识的学习、辅助下,是很难进行有效鉴赏的。3.教学方法以诗为线,以学生熟悉的古诗内容带动对诗画欣赏、画作鉴赏等陌生知识的学习。以诗意---到悟诗情以诗画欣赏----到画作品评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基于对学情的分析和对教材的解读,结合《课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

5、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诗文意思,感受梅花的象征意义,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和卓尔不群的人品。(重点)3.初步感受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中国书画的艺术魅力和文人风骨。(难点)教学内容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流程示意导入——单元整体着眼,诗人简介入手。质疑——初读全文内容,聚焦重点质疑。学习语言文字学法——体会三者关系,辅助解读主旨。感受诗画魅力悟道——梳理仿写要点,尝试品评鉴赏。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坚毅挺拔的青松,凌寒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历来被中国的文人墨客所敬慕,它们不畏严寒、傲霜斗雪,被誉为“岁寒三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其中的一位朋友。(播放视频)2.看

6、到这傲雪怒放的梅花,你有什么感受?3.不仅同学们喜欢它,元朝诗人王冕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对此,你有哪些了解吗?(同学介绍资料,引出本课学习)【设计意图:《墨梅图题诗》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因此在导入环节揭示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同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梅花入手,通过知识的熟悉性、课件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质疑1.通过题目,你读懂了什么?(1)结合重点词“墨梅”和“图题诗”来谈。(2)预设:学生对于“图题诗”的形式可能表述不清。(教师相机指导,并简单介绍题画诗的背景)2.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你看看本课书和我们以往学的古诗有什么不同?(1)学生自由发言。(

7、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和诗话欣赏,注意读准字音,读懂介绍。3.检查自学:出示词语吾家、洗砚池、卓尔不群、疏密相间、或偃或仰、饱满挺劲4.出示诗画欣赏中的评价:这幅《墨梅图》和上面的题诗,以梅花自喻,表现了他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和卓尔不群的人品。(1)质疑(看到这样的评价,你有什么疑问吗?)(2)预设1:王冕为什么以梅花自喻?预设2:他是怎么表现自己不同流合污、卓尔不群的?(三)深入学习1.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古诗,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