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井回填技术.doc

套井回填技术.doc

ID:51963309

大小:34.7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0

套井回填技术.doc_第1页
套井回填技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套井回填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套井回填技术(一)技术机理利用冲抓式打井机具,在土坝渗漏范围内沿水库大坝纵向布设井位,相临井位有效搭接,井位内用黏性土料分层回填,并用重锤夯实,在水库大坝沿纵向形成一个连续的黏土防渗墙。同时,在重锤夯击时,对孔壁土层造成挤压,使井孔周围土体密实,有效截断渗漏通道,提高坝体防渗性能,从而达到了防渗加固的目的。(二)适用条件(1)适用于均质坝和宽心墙坝。(2)适用于筑坝土料质量差或填筑质量差,导致浸润线出溢点过高,背水坡出现大面积散浸(渗水)的隐患处理。(3)适用于坝体分期施工时结合面未处理好,在坝体中形成薄弱层面,高水位

2、时成为集中渗漏的隐患处理。(4)适用于汛后对漏水通道的处理。汛期对于漏洞险情抢护,往往仅对漏洞进出口进行抢护。(5)适用于坝下涵管严重破损而无法修理时,对管身进行回填处理。(6)适用于土坝白蚁蚁害处理,掺加药物,对蚁路、蚁巢进行毒土回填。套井回填技术也有局限性。对于砂砾透水地基的渗漏问题、坝体与两岸山坡接触面的渗漏问题,采用套井回填技术处理,效果不够理想。此外,为保证施工质量,要求井孔垂直,套井深度不宜超过30m。(三)技术要求1.井位布置井位一般沿坝轴线偏上游布置,两端必须超过渗漏范围3~5m,井底高程必须在渗漏高程

3、以下1~2m。井位布置时,首先应通过渗流计算,从而确定防渗墙厚度δ。采用冲抓式打井机具造孔,开孔直径一般在1.1~1.2m。以造孔直径1.1m为例,如果要求防渗墙厚度δ为0.8m,则一般布置单排套井,孔距0.75m,如图示。如果要求δ为1.6m,则应布置双排套井,梅花型布置,成连环状,排距0.8m,孔距0.98m,防渗墙有效厚度能达1.6m,如图所示。单排套井、双排套井平面布置示意图根据对采用套回填技术的黏性土防渗墙质量研究,当坝高20m以内时,如采用单排套井,有效厚度0.8m,处理坝体渗漏效果良好。这是由于老坝体还有

4、部分防渗功能,回填土料时对周围的土体有挤密压实作用。2.造孔施工(1)造孔施工前,应将水库放空。(2)要严格按先主井后套井的顺序施工。套井沿施工轴线依次编号后,,先施工1号、3号,再回过头来施工2号。为保证回填防渗墙的厚度,当2号孔造孔完毕,应由施工监理人员下井检查,保证防渗墙达到设计的有效厚度。当出现由于套井偏斜造成套接厚度小于设计有效厚度的90%时,应在其下游补打孔1孔,以符合有效厚度要求。(3)严格控制井孔的垂直度。造孔的关键是要求井孔垂直,一般在套井施工时可先造孔2m深,检测其倾斜度,确信钻机架设平稳后再乡下抓

5、进。虽然有的工程提出井的偏斜度应在4/1000以内,但是很难监测控制。(4)造孔应连续作业,不得停歇,以免塌孔。(5)检测记录。在造孔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坝体老土的颜色、颗粒结构、有无杂物等。逐一记录。造孔结束后,由施工记录员缓缓下井观察井壁状况,做出描绘记录(如有否渗漏通道痕迹等)。每造10个孔,每孔深5m,取老坝体土样1个做干密度、含水量实验,作为以后水库大坝管理的基本资料。(6)在造孔施工时,从坝体内抓出的废土应及时运出,不准堆放在井周围,以防引发塌井事故。3回填施工回填施工应注意以下事项:(1)打井完毕后,应立

6、即连续进行分层回填粘土夯实。(2)回填土料前,检查井的深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清除井底浮土及杂质;如有积水应用松干土料回填吸干,在抓出松土,直至井底无水时才能开始回填。(3)每层填土厚度、夯锤重量、落锤高度、夯击次数等参数,应进行试验,以达到设计控制干密度(压实度)、渗透系数的要求,还要考虑夯机对坝体的震动。(4)回填土料应选用含水量符合设计要求、颗粒松散的黏壤土。如含水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翻晒或洒水处理。(5)分层回填厚度以0.3~0.5m为宜。回填土料夯实以压实度控制,一般要求压实度大于0.95,即夯实后达到的干

7、密度达到最大干密度的95%以上。如设定分层夯实后的厚度为H(m)、套井孔径的截面积为F(m2)、回填土料的湿密度为P湿,,则每层倒入井中的松土质量为G=FP湿H.(6)夯击时夯锤落距2~3m,夯击次数20~25次。当出现严重坍孔时,可用土回填击实后,在进行抓土。(7)套井回填施工结束后,应由上级质量监督机构主持,对套井施工质量进行抽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