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

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

ID:5198549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6

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_第1页
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_第2页
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_第3页
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浅谈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教师要力求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兴致勃勃中学习,并在学习中增强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鼓舞,那么学生就会感到课堂上有无穷的乐趣,把课堂学习看做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活动,难得的精神享受,擅长教育的老师,都很注意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调动课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下面谈谈笔者一点粗浅的认识:一、信心激励法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激

2、励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情绪高昂、信心百倍,并持久地保持下去;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使他们不仅在课内,而且在课外也能去研究、探求。如果真能这样,就会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不少学者的成功,也得益于遇上了这样的好老师。店桥中学鲁贵周老师执教《故乡》时,仅两节课中就两次激励学生给语文杂志社写稿,给我们很大启发。一次是一个问题讨论完了,他见缝插针地说:“这个问题(指判断谁埋碗碟)大家解决得真好,使我特别高兴。我曾经看到杂志上也讨论过这个问题,结论大概是闰土决不会偷埋的,理由呢?跟我们这位同学所说的完全一样。这位同学

3、如果写了文章,也可以在杂志上发表嘛。我们要树立自信心,用不着看不起自己,对么?”第二次又说:“这个问题(《故乡》所提的三种生活)杂志上好像也争论过,而你们却一下子就解决了,所以你们完全有能力写文章到杂志上发表。”可以预料,这些激励的话语,会点燃学生自信的火焰,鼓舞他们攀向更高的目标。二、情绪感染法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工作的对象是人。初中学生是感情容易激动的少年,因而运用情绪感染的办法来调动学生的感情,很容易奏效。教师以自己的言行表现出对工作的自信和热爱,并用这种自信和热爱的情绪影响学生。教师通过有声的语言或无声的

4、表情传递出“我对这门学科很有兴趣,对教好你们充满信心,对于这个工作我是胜任而感到愉快的”等信息。这样,很快就会影响到学生:“老师对这门学科很有兴趣,一定会教得很好”,并由此而导向了“也使我很感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特别是讲授文学作品,如诗、词、散文、小说等时,教师、学生的感情还要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才会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才能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自己进入角色”,然后根据作品提供的具体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用传情带

5、意的语言说出,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在这点上,特级教师于漪,尤为突出。她主张“以趣激情”、“以情激情”、“以美激情”。教《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时,她采取“循文寻情”、“因情悟道”、“情道交融”的方法,先用感情色彩很浓的语言渲染气氛,使学生耳边仿佛响起高亢悲壮的旋律,进入到山谷回响、大海呼啸的境界,课堂上响起一片啜泣之声,学生沉浸在感情的海洋中,得到充分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有时候我们这些教师由于自己的情绪低落,忽视了感情的感染作用,就连那令人回肠荡气的好文章,却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如果教师

6、讲时无动于衷,像和尚念经,有气无力地上课,课堂气氛定然冷淡。即使是名家名作,学生也会兴味索然的。三、身临其境法明朝袁宏道说:“向非身历其境,恶能穷边崖,指其归宿者哉!”教学若能使用身临其境的办法自然能激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授《背影》时,就关于父亲过铁道爬月台这一情节,提出了假设:“如果文中是你的父亲,这样艰难地给你买橘子,你会怎么办?”课堂气氛一瞬间活了起来。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说拿毛巾给父亲擦汗的,有说拿水给他喝的,有说抱着父亲大哭的,还有学生提出了许多其他的想法。此假设加深了学生对文中父子情深的

7、理解。激活了课堂的气氛,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四、夸奖评价法这种方法就是抓住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的有利时机,寓夸奖于评价之中。这样,学生答题、讨论就会更加积极踊跃,课堂情绪始终高涨。鲁贵周老师的公开教学,给人印象极深,他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情绪始终高涨,师生配合得好。分析整个教学过程,发现他的妙法就是“寓夸于评”。他总是热情洋溢地评价学生的答题、发言。他要同学们看书后自己提出问题,提出后,他夸奖“提得又多又好”;学生发言后,夸他们“思前想后”,“推理严密”,“见多识广”,还夸细心的学生“很

8、会咬文嚼字”。当一位同学回答说“迅哥儿是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时,鲁老师喜形于色地说:“这话说得多好啊!语言多恰当啊!”这些真挚的带夸奖性的评价语,别说是十多岁的孩子,就是大人听了也脸热心跳。激动不已啊!整堂课学生都积极思维、大胆发言。学生回答问题尚可后,教师若能运用这种夸奖式语言来评价学生,热情地鼓励他、肯定他,学生对老师也很快就会产生亲切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