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行为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转变教学行为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ID:5200462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6

转变教学行为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_第1页
转变教学行为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_第2页
转变教学行为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_第3页
转变教学行为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_第4页
转变教学行为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变教学行为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转变教学行为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即“有效教学”,是教师进行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是物理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互动,不仅是教师所追求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打造一个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教学行为的转变:一、由“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所谓“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其特点是对教材内容做细致地梳理,到位地传授,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教材的观点就是“真理”、“权威”。虽

2、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讲究启发、讨论,也讲究师生活动,但当学生的观点与教材的观点不一致时,只能以教材的观点为标准观点,甚至对某个问题的表述都要以教材的文字表述为依据,即所谓“以本为本”,其实质上压抑了师生的创新精神。所谓“用教材”,就是依据课标,借助教材的学习素材,忠实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全部掌握,教材也不能成为中考命题的唯一依据。因此,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被动局面,已成为当前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极为重要的切入口。笔者的做

3、法是:1.要敢于摆脱教材的束缚虽然教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内容,应该尊重教材,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而是要处理好“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受教材的束缚。教师在使用课本时,要防止陷入教课本的误区,应该从实际出发,对教材的组织、教材的呈现方式进行改变,使教材为我所用。如在教学中,一个精彩的引入,一次符合自己学生的教材内容顺序的打破,都是符合学生心理的尝试,都是摆脱教材的束缚,学生学习行为的关注。2.把身边的物理知识引入课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知识课堂。物

4、理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我们切忌把自己和学生都限制在教科书里,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概念和公式,应该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物理教学的实践性,给物理找到生活的原型。记得在讲授密度知识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估算题:根据你自己的质量,估算一下自己的体积有多大?学生向自己的身上看看,思考片刻后马上提出问题:人的密度不知道啊?这时我没有告诉学生结果,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人在游泳时,只要用手轻轻的拨动水,人就可以停留在水中不下沉,说明人体的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一些,但在计算的过程中,为了简化数字的计算,我们就用水的

5、密度替代人体的密度。在做出指导后,学生就开始运算起来。为了作为例子我们选取了一位个子比较大的同学的数据来进行演算,当计算的结果出来时,学生并不感到稀奇,当我们把结果和单位体积作比较时,同学们感到了惊异:怎么我们的体积大致只有单位体积的二十分之一这么一点?于是纷纷检查数据看是否计算错误,一时间学生的情趣高涨。通过我的教学我发现把“身边的物理”引入课堂,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效果很好。我引入这道例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学习并不是那样的空洞,只有几个公式,几个定理,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并且深刻体会到知识的应用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乃至我们自己的身上体现。这样,把“身边

6、的物理”引入课堂,学生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获得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物理学的真谛,学会用物理思想方法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3.在交叉渗透中活化教材从现代科学的发展状况上看,一方面科学在继续分化,新的学科和分支不断出现,另一方面,科学在分化的基础上,又进行着高度综合,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形成了一个大科学网络结构。基础教育各学科之间必须适应这一要求进行渗透和交叉,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的做法是:(1)翻阅资料,看哪些地方可以渗透和交叉。(2)将交叉内容列成问题交给学生讨论。(3)教师归纳总结。例如:物理课本中生理知识与物理知识的交叉有:人体的呼吸

7、与气体压强,人的膝盖结构与摩擦等;化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的交叉点有:热机与大气污染,摩擦起电与原子结构;地理知识与物理的交叉点有:北京天坛圜丘结构与回声,人工降雨与干冰等等。二、由“重结论”向“重过程”的转变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1.过程与结论同样重要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奉献真理,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教学中,有时“过程”比“结论”更具有意义,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要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