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依照”的语法化与词汇化.pdf

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依照”的语法化与词汇化.pdf

ID:52010092

大小:238.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1

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依照”的语法化与词汇化.pdf_第1页
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依照”的语法化与词汇化.pdf_第2页
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依照”的语法化与词汇化.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依照”的语法化与词汇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7月天水师范学院学报July,2014第34卷第4期JournalofTianshuiNormalUniversityVo1.34No.4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依照"的语法化与词汇化杨福亮(1.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2.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介词一直以来都是语言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最早产生的单音节介词基本上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近年来,学界关于单音节介词历时来源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却很少涉及双音节介词的产生过程。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依照”的产生是语法化和词汇化规律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受语义动因、句法动因、双音化和韵律动因

2、的制约。关键词:介词;“依照”;语法化;词汇化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351(2014)04—0055—04介词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功能词,在甲骨法点。但是不同的教材对其语法意义有不同的界文中就已出现。金昌吉指出:“汉语介词大部分是定,以各种版本的《现代汉语》为例,邢福义主编从动词虚化而来的”,n∞如“把”、“被”、“比”、的《现代汉语》认为其是“表示工具方式的涉动介“叫”、“让”等,这是一种历时的语言演变。语言词”,口12周一民认为是“方式介词”,们齐沪扬认演变有两种重要的方式,语法化(grammaticaliza.为其“表凭借、依据”,1弛胡

3、裕树将其归为“表示tion)和词汇化(1exicalization)。语法化“通常指根据”的介词,[81黄伯荣、廖旭东将其归为“表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的介词,陆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俭明在书中仅仅列出了一些常见的介词,但是没有称之为‘实词虚化一’。[21”由此可见,汉语单音节将它们分类。n伽“可见,介词的分类的确是一个难介词的产生主要是一个语法化的过程。题,不同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划分,对同一介词语词汇化简单来说就是把某个概念意义转化为词法意义的描述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依照”的汇的过程,但是不同领域的学者

4、对其有不同的定语法意义应为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方义。形态学家认为词汇化是一种常规构词过程,而式”。语义学家认为是具体意义的发展。Talmy认为词汇《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认为“依照”有动化是“某些特定语义成分和一个特定词素的直接联词和介词两种词性。动词性“依照”的意思是“依系”。日】2Brinton和Traugott~1]认为,在特定的语言背从;听从”,例句为“我们报销差旅费,向来依照景下,语言使用者用一种句法结构或构词作为一种这个规定”;介词性“依照”的意思是“以某事物新的实义形式,并且其形式和语义特征不能完全从为根据照着进行;按照”,例句是“依照他说的去结构的组成或构词

5、类型派生、推导出来;经过一定做”和“依照原样复制一件”,nu”本文主要涉及时间的演变,已经词汇化的项目还可能进一步丧失的是其作为介词的用法。陈昌来指出:“现代汉语内部的组构性,进一步词汇化。本文不认为词汇的介词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化是语法化的反例,而是将它们看作是一种语言演因此,要考察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依照”的产生变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依途径以及“依照”的两种词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就照”的产生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必须追溯其源,从历时角度寻找答案。一、“依照"的语法意义二、“依照"语法化与词汇化的历程“依照”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用的双音节介通过检索北大

6、汉语语料库(BDCC),我们发现词,也是留学生教材和大纲里常会出现的词汇和语“依照”的介词用法最早出现于明朝小说中,是由收稿日期:2014—06—27作者简介:杨福亮(1984一),男,山东烟台人,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55两个近义的介词成分“依”和“照”复合词汇化而日光等的照耀能使物体显明,故引申出“察成,二者词性由动词转变为介词经历了一个语法化知;知晓”义,如:的过程,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上述历程(除特殊说明(6)明能照远奸而见隐微,必行之令,虽远部分外,本文所引语料均来自北大汉语语料库)。於海内必无变。(《韩非子·难三》)(一)“依”的语法化

7、物体在日光等的照耀下会显出影子,影子和《说文解字》对“依”的释义为:“倚也。从物体本身可以互相映照,所以又引申出“对照;比人衣声。”[131说文八上人部其实这并非“依”的本义,甲照”义,如:骨文每(衣)才是其本义。《汉语大字典》:“甲骨(7)论世间事,辨照然否,虚妄之言,伪饰文‘衣’像人在胞衣中的形状。胞衣为婴儿所依之辞,莫不证定。(《论衡·超奇》)托,‘倚也’为引申义。”。因此,先秦时期的动对照必然涉及两种事物,被用来对照的事物词“依”最早表示“倚傍;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