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在应用题教学中基础地位.doc

一年级数学在应用题教学中基础地位.doc

ID:52038910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2

一年级数学在应用题教学中基础地位.doc_第1页
一年级数学在应用题教学中基础地位.doc_第2页
一年级数学在应用题教学中基础地位.doc_第3页
一年级数学在应用题教学中基础地位.doc_第4页
一年级数学在应用题教学中基础地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在应用题教学中基础地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年级数学在应用题教学中基础地位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训练和检测。应用题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即使经过六年的数学学习,仍有很多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为什么呢?我认为应用题的根在一年级,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存在困难的原因也在一年级。一、数的认识,创设应用题语言叙述的基础小学数学的教学是从数的认识开始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会数、会认、会写很多数了,但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一年级的数的认识不是简单的数数、写数,更重要的是在数的认识中渗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自学生入学之日起,便应立

2、足抓好应用题的基础工程,使学生对应用题有超前认识,在认数及计算之中渗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如,在“数的认识”的教学时,出示主题图后,我总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说图的内容,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又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不断地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如,在学习“7的认识”时,看到主题图后,有的学生这样表达“图上有7只鸡”,有的学

3、生这样叙述“图上有6只母鸡,又跑来1只公鸡,一共有7只鸡很显然,这两种表达都正确,但持第二种说法的学生从一个静态的画面抽象出数学的思考过程,我认为更具有数学头脑,表达更合乎数学表达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接近我们的教学要求,为以后应用题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尽量使用正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二、加、减法的意义为解答加、减法应用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一年级数学在学生认识了1、2、3后就安排了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我认为虽然是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但我们在教学中绝对要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这对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有

4、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为加、减法应用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加法的意义中“合并起来”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相当抽象的,但对这一词语的理解决定着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伸出两只手(两个数),“两手相击”表示“合并起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地用两只手的动作来表示,既形象又让学生便于接受。学生理解了“合并起来”的意义,对解答应用题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如,"学校原来有6个足球,又买了3个,现在有几个足球?”要求“现在有几个足球”就是把原来的“6个”和买来的“3个”合并起来(两手相击),所以用加法计算。学生边说边动手表示,手脑结合,在很好地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后,解答加法应用题就

5、很容易了。减法的意义也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如,在解答“参加学校美术小组的有14人,其中女同学有5人,男同学有几人?”分析题意时,让学生明白“14”是男、女同学人数的和,“5”是其中的一个加数,求男同学有几人,就是求另一个加数。这样,根据加法的意义,理解了减法的意义,进而清楚地分析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从而熟练地解答减法应用题。所以,我们在进行一年级的加、减法意义的教学时,绝不要被“初步”这样的词眼所迷惑,而要把加、减法的意义讲清楚、讲透彻,为以后应用题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三、图示应用题是最基础的应用题一年

6、级“图示应用题”教学是“图文应用题”和“文字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处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阶段。教学时关键在于教学生领会应用题的结构一一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对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或事例进行直观教学,以达到顺利过渡到“图文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应用题的结构一一“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是渗透在整个一年级教学过程中的。如,在进行“数的认识”教学时,计数器上总是拨成“几加1”,这不仅暗示学生几的后面是几,同时教师把自己的动作叙述成“先拨几颗珠,再拨1颗珠,一共是几颗珠”的形式。又如,在教学"3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把“1+2=3”叙述成:“1只”小猫在玩球,又跑来2只小猫。

7、一共有多少只小猫?把“3—1二”叙述成:“3个苹果,刺猬背走1个,还剩多少个?”等等。教师在"认数”和"计算"教学中经常巧妙地把有关内容叙述成应用题形式,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未来应用题结构的印象。教学中教师先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叙述,让学生模仿,最后由学生独立口述。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数学感”提高了,建立了应用题的结构一一“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在教学“7的认识”后,教材上便正式出现了图示应用题,教学的目的,总是要让学生通过努力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在教学图示应用题后特意要求学生自己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