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临床观察.doc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临床观察.doc

ID:52042104

大小:6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丿汀前房形成延缓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实验纟ft30眼行复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纟fl28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眼压及前房形成延缓的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眼压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旁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控制前房形成延缓优势明显。【关键词】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前房形成延缓小梁切除手术在控制眼压方面效果明显,然而前房形成延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术后眼压的控制,还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1]。我们冋顾性分

2、析了我院行抗青光眼术麻前房形成延缓的病例,观察比较两种术式在术示第5天、第14天的眼压及前房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统计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8例56眼,年龄45-76岁。实验组26例30眼接受复合小梁切除术,男16例18眼,女10例12眼;对照组22例26眼接受单纯小梁切除术,男12例16眼,女10例10眼。排除标准:患有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和瘢痕体质的患者;曾接受过其他眼部手术的患者;高度近视患者。两组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所有病例术前眼压均用药物控制在30mmHg以下。实验组:在

3、1%的卡因表面麻醉和2%利多卡因球后麻醉生效后做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及401X4010!1/2厚巩膜瓣,9点位角膜周边行前房穿刺,放出少量房水。小梁切除大小约做宽基底虹膜切除术。用10-0尼龙线缝合巩膜瓣两顶角各1针,两侧做1对可调整缝线。前房穿刺口注入BSS液形成前房,观察房水滤过情况,如滤过液较多,则10-0尼龙线加缝数针,肓至滤过满意(棉签拭干后缓慢渗出且前房不消失),术后一般3〜14天拆线,可调整缝线最长不超过21天,分层缝合眼球筋膜及结膜创口,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lmg,庆大霉素2万U。对照组:1%的卡因表血麻醉,2%利多卡因球后麻醉。施行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术后结膜下注

4、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mg⑵。2结果2.1眼压实验组术后第5天平均眼压11.97±2・02mmHg,对照组术后第5天平均眼压11.68±2.23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二0.613)。实验组术后第14天平均眼压12.15土1.84mmHg,对照组术后第14天平均眼压12.29±1.71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二0.767)。2.2前房形成延缓术后第5夭实验组浅I级3例,浅II级1例,无浅III级;对照组浅I级8例,浅II级3例,浅III级1例。术后第14夭实验组浅I级2例,无浅II级和浅III级;对照组浅I级3例,浅II级2例,无浅III级。复合小

5、梁切除术与单纯小梁切除前房形成延缓的对比术后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3讨论我们选取抗青光眼术后5天和14天作为研究的时间点,进行单纯小梁切除术和复合小梁切除术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对比[:3]。木课题主要是观察术后前房形成迟缓,因此,在短期内两种术式术麻滤过泡功能良好,控制眼压方面并界无统计学弄界,实验纽•在前房形成延缓方面明显低于实验纟R,复合小梁切除术术示前房恢复迅速,优势明显。先分析原因如下:抗青光眼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原因一般包括超量滤过,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脱离,继发性瞳孔阻滞,无功能滤过泡,恶性青光眼等。青光眼早期超量滤过是抗青光眼术后最常见的重要原因。它会相继引起

6、一系列并发症,如浅前房、持续性低眼压、脉络膜脱离、黄斑病变和脉络膜上腔出血等,严重者前房完全消失,如持续时间长会对眼内组织结构造成极大威胁。单纯小梁切除术超星滤过多因为叽膜瓣缝合不紧密,巩膜瓣过薄,术后形成大滤过泡所致。临床表现为滤泡大、高而弥散、降起,眼压极低;反Z则房水滤过量过少不能达到降眼压的日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使用可调缝线相对紧密缝合巩膜瓣,能迅速恢复和维持前房深度。我们在术屮从前房穿刺口注入BSS液形成前房,观察房水滤过情况,如滤过液较多,则10-0尼龙线加缝数针,直至滤过满意(棉签拭干后缓慢渗出且前房不消失)。综上所述,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通过控制叽膜瓣外置,缝线达到调整

7、房水滤过量,从而形成理想的功能性滤过和合适的眼压控制,迅速恢复和维持术后前房深度。木组在术屮使用可调整缝线,相对紧密缝合巩膜瓣,迅速恢复前房,减少浅前房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根据眼压情况按摩眼球,适时拆除可调整缝线,控制眼压在正常水平,术示前房延缓发生率较低,从而取得了良好得手术效果。参考文献[1]朱晓宇,胡小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08;8(3):637-638o[2]于亚东•王永毅等.复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