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切线(复习课).ppt

圆的切线(复习课).ppt

ID:52052259

大小:638.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31

圆的切线(复习课).ppt_第1页
圆的切线(复习课).ppt_第2页
圆的切线(复习课).ppt_第3页
圆的切线(复习课).ppt_第4页
圆的切线(复习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圆的切线(复习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切线的判定(复习课)教师:昆十中杨燕时间:2012年10月25日学生:九年级(7)班案例2012年10月25日昆明市第十中学进行了一次数学学科专题教研活动,探讨数学概念课、命题课、复习课的教学特点。初三年级组承担了复习课的教学展示任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青年教师杨燕执教这节课。复习课的教学任务一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习题设计,促进学生提高解题的技能。这节课在设计上有一些创新之处。教学过程如下:1.已知圆的半径等于10厘米,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________.2.(2010·青岛)如图,在Rt△ABC中,∠

2、C=90°,∠B=30°,BC=4cm,以点C为圆心,以2cm的长为半径作圆,则⊙C与AB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B.相切C.相交D.相切或相交10cm诊断反馈BABC3.(2011.淮安)如图,AD是⊙O的弦,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C,∠DAB=∠B=30o,那么直线BD是否与⊙O相切?为什么?诊断反馈ABCDO12答:相切证明:连接OD,在⊙O中,∵AO=DO∴∠A=∠1=30o∵∠DOC为△AOD的外角∴∠2=60o,∵∠B=30o∴∠ODB=180o-∠2-∠B=180o-60o-30o=90o∴OD⊥BD,∵点D在⊙O上,∴直线BD与⊙O相切切线的

3、判定方法:1.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切。2.如果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相切。3.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在上述教学环节之后,师生共同概括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再接再厉4.已知:AP是∠BAC的平分线,AB是⊙O的切线,切点为E.求证:AC是⊙O的切线.ABCEPOF作垂直,证半径证明:在⊙O中,连接OE,OF⊥AC∵AB是⊙O的切线∴OE⊥AB又∵AP是∠BAC的平分线∴OF=OE∵OE为⊙O的半径∴AC是⊙O的切线.作垂直证半径12345.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点O在边A

4、B上,⊙O过点B且分别与边AB,AC相交于点D,E,EF⊥AC,垂足为F.求证:直线EF是⊙O的切线.ACBDFEO再接再厉∴直线EF是⊙O的切线.作半径,证垂直证明:在⊙O中,连接OE∵△ABC是等腰三角形,∴∠1=∠4,∵点B、E在⊙O上,∴OB=OE,∴∠1=∠2,∴∠2=∠4,∴OE∥AC,∵EF⊥AC,即∠AFE=90o,∴∠OEF=∠AFE=90o,即OE⊥EF作半径证垂直趁热打铁1.Rt△ABC中,∠C=90°,AB=10cm,AC=6cm,以点C为圆心,4.8cm为半径作⊙C,求证:AB和⊙C相切。ABCD提示:考虑△ABC的面积,它既等于AC与BC

5、乘积的一半,又等于AB与CD乘积的一半。2.(2010.天津)已知AB是⊙O的直径,AP是⊙O的切线,A是切点,BP与⊙O交于点C,若D为AP的中点,求证:直线CD是⊙O的切线.趁热打铁ADCBPO12341.如图,直线l1与l2垂直,垂足为O,AM⊥l1于M,AN⊥l2于N,AM=4,AN=3,以A为圆心,R为半径作⊙A,若⊙A与两直线共有一个公共点,那么R的值为.AMNOl2l13随堂检测随堂检测2.如图,已知在△OAB中,OA=OB=13,AB=24,⊙O的半径长为r=5.判断直线AB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C随堂检测C证明:在⊙O中,作OC⊥AB∵OA

6、=OB=13∴△AOB为等腰三角形又∵C为AB的中点,AB=24又∵OC⊥AB,即∠ACO=90o∴在Rt△AOC中∴直线AB与⊙O相切随堂检测3.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CD,AC平分∠DAB.求证:CD是⊙O的切线.123ABCDO随堂检测213ABCDO证明:在⊙O中,连接OC∴∠1=∠2∴∠2=∠3,∴∠1=∠3∵AC平分∠DAB,∵AO、CO都为⊙O的半径,即AO=CO∴AD∥OC∵AD⊥DC,∴CD是⊙O的切线∵∠D+∠OCD=180o∴∠OCD=90o即OC⊥CD∴∠D=90o4小结1.谈一谈你今天通过这堂复习课,进一步学习到了哪

7、些知识?2.本节课主要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作业《全品》自我综合评价四第9题和第18题这节课先通过“诊断反馈”,让学生在做题中唤起对圆与直线位置关系的原认知,在此基础上共同概括出圆切线的判定方法;然后通过“再接再厉”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切线判定方法的掌握。教师所设计的题目较好地联系了三角形、平行、勾股定理中的相关知识,如:“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起到了对新旧知识的联系与沟通。评析在“趁热打铁”和“随堂测验”这两个环节,将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用于解决问题,既注意知识的系统化,又在知识的应用中拓展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