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医派学术特点研究.pdf

龙江医派学术特点研究.pdf

ID:52059552

大小:475.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2

龙江医派学术特点研究.pdf_第1页
龙江医派学术特点研究.pdf_第2页
龙江医派学术特点研究.pdf_第3页
龙江医派学术特点研究.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龙江医派学术特点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总第616期管理观察2016年6月第17期ManagementObserver中旬出版龙江医派学术特点研究1121(李秋红,毛军,肖彬,徐小滨)(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000)摘要:黑龙江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孕育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以高仲山、马骥、韩百灵、张琪四大名医为首的黑龙江名中医群体,形成了风格独特的“龙江医派”。本文对四大名医的主要学术特点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关键词:龙江医派学术特点StudyontheAcademicCharacteristicsofLongjiangMedicalSchool1

2、121LiQiuhong,MaoJun,XiaoBin,XuXiaobin(1.Heilongjia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Harbin150040,2.ShenyangAgricultureUniversity,Shenyang110000)Abstract:Theuniquegeographicalenvironmentandclimaticcharacteristicsformedabundan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ulture.TherewereagroupofEminentPhysicianssuchas

3、GaoZhongshan,MaJi,HanBailing,ZhangQietal.TheyrepresentstheuniquestyleofLongjiangMedicalSchool.ThispapermainlysumsuptheacademiccharacteristicsoffourEminentPhysicians,andappliestheacademicideastoclinicaltreatment.Keywords:LongjiangMedicalSchoolacademiccharacteristics龙江医派是近现代我国北疆新崛起的中医学术流派,龙江省祖国医药

4、研究所所长,被尊为黑龙江省四大名医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黑龙江的白山黑水中成长之首,是黑龙江省现代中医药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起来。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龙江医派形成了鲜明的学术(一)善治热病,理邃效宏。特色和临证风格。本文以高仲山、马骥、韩百灵、张琪1.辨治外感热病。高仲山临证精于外感热病,早年四大名医为代表,总结了龙江医派的学术特点。初至哈尔滨行医,即活用《医林改错》之急救回阳汤挽救霍乱病者数以千计,并参照《黄帝内经》进行分析验证。一、高仲山及其学术特点2.对于暑瘟病的治疗。高仲山强调暑瘟病的证治须详审“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病变过程,注高仲山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创始人之

5、一,历任黑重运用清热解毒、养阴增液、镇痉熄风、通下逐邪诸法课题来源: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龙江医派学术思想数据库建设研究(编号:2015D0039);黑龙江省高校图工委科研课题: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研究(编号:2013-B-084)。作者简介:李秋红(1975-),女,民族:汉,原籍:黑龙江双城,学历:博士,工作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信息学。通讯作者:肖彬(1995-),女,民族:汉,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149·中国医院管理相互配合,诸法中以迅速有效控制暑瘟高热为重点。二、马骥及其学术特点3.对于湿温

6、疫痢的治疗。重视温病舌诊的辩证特点,辨舌色之不同,从“舌色”、“脉息”、“神色”、“症状”、马骥是黑龙江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治法”五方面区别论治。治疗湿热痢疾以顺气为先,省著名中医。行血则便脓自愈,和气则后重自除。后重宜下,腹痛宜和,(一)内伤杂病,审证辨因身重则除湿。治痢初期见恶寒发热表证,治以自创银翘马骥强调临床审证辨因过程中注意结合地域、时令、败毒散(即人参败毒汤去人参加银花、连翘);治痢中情志及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使治疗客观、全面、期重在导滞,治以清热祛湿导滞之法,自创当归导滞汤;准确。马骥常用辨证之法如病因辩证、八纲辨证、脏腑治痢后期重在收涩,治以真人养脏

7、汤等方剂。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多维审病,(二)辨治外感病整体观治疗方法。高仲山对照《伤寒杂病论》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二)中焦诸病,相机立法阐发理论基础。高仲山临证应用恶寒者,宜于发汗。重有调和肝胃法,治疗肝失疏泄,肝胃不和中焦疾患。的用麻黄,轻的用紫苏。恶风者,宜于解肌。重的用桂枝,自拟方剂香陈理气汤。有清法和中法。治疗肝胃郁热之轻的用荆芥。风寒束卫症,治以辛温解表,常用荆防败胃痛,选用栀芩清胃汤。有活血散瘀理气法,治疗血瘀毒汤加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