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及设想.doc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及设想.doc

ID:52060502

大小:4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2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及设想.doc_第1页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及设想.doc_第2页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及设想.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及设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及设想《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性美、对浓郁民族风情的赞赏。2004年,我在一所学校任教时,上过这篇文章。五年过去了,回顾那一次课,我感到很惭愧。因为当时为了追求课堂上活跃的气氛,过多注重课堂形式的新颖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潜心阅读,缺少了人与文本的对话。在课上,师生对文章浅尝辄止的解读,课后没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一、旧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探寻领略云南的民族风情。2.把握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教学重点:探寻在民歌民俗中所表现的“美

2、”。教学步骤:(一)导入以《五朵金花》中情歌对唱导入。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以歌会友,以歌传情,那种古老的歌会,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展示着生活中诗意般的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的歌会》。(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听朗读,思考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人?哪些事?云南的歌会给你的印象如何?它的内容和形式怎样?(歌美、人美、环境美、风俗美)2.同学们,你们看过广西电视台“寻找金花”吗?链接“寻找金花”节目,让学生了解该节目创设的目的,以便学生开展下一环节的课堂活动。(三)研

3、读课文,探寻在民歌民俗中所表现的“美”方法:以寻找金花、歌王的形式,让学生研读课文。1.同学们,现在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从文中寻找你心目中的金花、歌王,并说说理由。2.教师小结:①写年轻妇女,是为了表现“人美”。②写赶马女孩,是为了表现“歌美、环境美”。③写老歌师傅,是为了表现“风俗美”。3.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美的?(引导学生从写作角度进行鉴赏)①中间插入《刘三姐》片段,领会人物的才智美。②假如你是赶马的女孩,面对这样优美的环境,你会唱什么内容的歌呢?(培养学生想象思维)③“金满斗会”的场面你最欣赏哪一片段

4、的描写呢?(四)总结本文通过叙写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再现云南特有的民歌民俗,表现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五)拓展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美?请你用一两句生动形象的话描述一下。二、反思首先,这个教学设计有几点是值得肯定。一是导语的设计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演唱会学生大部分都知道,但具有民族风情的歌会是没有见过的。该导语以电影《五朵金花》中“蝴蝶泉边”的插曲导入,在蝴蝶泉边一对男女躲在蝴蝶树下情歌对唱,优美的歌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智特点。二是在整体

5、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品析,三个板块的设计是合理的,但有许多不足:从整体上看,教学设计较为粗糙,对文本的解读不够。从局部上看,第一教学板块和第二教学板块跳跃性太大,没有很好的过渡衔接,没有层层铺垫。寻找“美点”,没有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没有设计好小问题,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脱节,重点不够突出。课后,本组的老师给我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我静下心来,反复研读教材,觉得《云南的歌会》解读文本的角度很多:1.可以从背景入手因为课文距离我们时代太久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因时而发的。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民间歌唱活动为什么在云南各族人

6、民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这是学生希望能够了解的。所以修改后的教案仍然保留影视《五朵金花》情歌对唱这一环节是必要的,因为这是学生认识云南歌会的基础。2.可以从人物形象入手云南的少数民族应该是怎样的?也许同学们很想知道。在《云南的歌会》这篇文章中,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还轻轻地打了吆喝表示胜利,表现了极高的才智。这类妇女在我们同学的周围是很少见的。沈从文还致力于研究古代的服饰文化,从服饰描写中看出人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精神风貌。例如文中描写了云南妇女、阉鸡匠、赶马的女孩、吹鼓手等形形色色

7、的人物,很有意思,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学生不难看出,这些少数民族不仅有才智,而且性情豪爽,有着纯朴自然的本性,这就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特点。3.可以从描写环境入手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所写的自然环境仿佛都有了人的灵性,山野都是活泼可爱的东西,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世界。如:“那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唱歌也发生了兴趣……这种鸟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品读这一段描写,就可以体会到沈从文独到的创作风格并让学生知

8、道这些优美的环境是用来映衬人物优美歌声的。4.可以从写景的层次入手从写景的层次上看,既有近景的描写,也有中景远景的描绘;既绘其声绘其色又绘其形;从景色的搭配上看,有粉蓝的报春花、青翠的竹林、花茸茸的戴胜鸟、碧蓝的天空……作者巧妙地运用绘画中色彩搭配的技巧,把大自然描绘得五彩多姿。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景的层次,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质量。5.可以从描写的场面入手文章的第5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