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的教授》教学设计.doc

《健忘的教授》教学设计.doc

ID:52060569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2

《健忘的教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健忘的教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健忘的教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健忘的教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健忘的教授》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忘的教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健忘的教授》教学设计  健忘的教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 4、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 5、知道第五自然段与其它几个自然段的关系,在这种对比关系中,体会伊里奇教授对学术研究专注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教学重点:伊里奇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难点:知道第五自然段与其它几个自然段的关系,在这种对比关系中,体会伊里奇教授对学术研究专注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创设情境法。学法上:提问法、朗读法和品悟法。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引入文本

2、。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从课题入手,理解“健忘”、“教授”的含义。 2、启发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归纳学生的问题。(健忘的教授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健忘?他真的健忘吗?„„)  4、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们说怎么办?请同学们轻声读文,相信你们在文中一定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文后四人小组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2、全班交流后,教师质疑:伊里奇教授到底是“健忘”还是“不健忘”呢?   三、课堂练习:   重点指导学生对疑难字的书写。   注意:“涉”的右边不要写成“徙”的半边,“兜”的间架结构。

3、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二十四课《健忘的教授》,请大家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这位教授名叫伊里奇,他有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好笑的特点——健忘。那么这么健忘的人,怎么能当上教授的呢?课文中还说他是大学文学理论方面的权威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齐读课题。 (二)品悟特点,感受可爱 1、首先请学生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遍,看看课文中写教授都忘了什么?用小标题概括。(即忘了学生、忘了儿子、忘了车子。) 2.“忘了学生、忘了儿子、忘了车子”这部分的内容,从课文的详略来看,“忘了学生”是重点。 a请学生找

4、找文章哪些自然段写到伊里奇教授与中国学生三次见面的内容的。 b问:可每一次见面,他都忘不了中国,为什么呢?这时让学生到课文的语言背后去找答案:伊里奇教授是研究文学的,他必然对中国文学和历史非常了解,面对中国的留学生,他必然想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他具体会想到些什么呢? c在让学生交流想象内容之后,播放一幅幅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和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伟大成就的画面,教师用语言渲染:泱泱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她拥有延绵起伏的长城、豪华壮丽的故宫、天坛;规模宏大的兵马俑;推动世界经济进步的四大发明;家喻户晓的四大古典名著;名曲《茉莉花》响彻世界!除此之外,还有

5、许许多多体现中国人民智慧的伟大成就。 d请同学们读伊里奇教授与“我”的对话,看看你从中可以体会到他对中国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读后,用课件出示这两句话:“啊,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创造智慧和文明的国家,我很崇拜她。”“啊,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指导朗读,读出教授对中国文化的崇拜、尊敬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 e忘了儿子、忘了车子”部分内容以读代讲。 3、这位忘了弟子、忘了儿子、忘了车子的教授真的健忘吗? (三)感悟对比,感受可敬 a“忘了学生、忘了儿子、忘了车子”,作者通过这样三件事例,惟妙惟肖地为我们描写了一位“健忘”的教授,其实第一自然段

6、也围绕健忘写了一句话。请同学们把这些(1、2、3、4、6、7、8、9、10)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这个问题很开放,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不管学生怎么说,他都会落到第五自然段和其它几个自然段的关系上。(用伊里奇教授在学术方面的惊人成就和对一些事情的健忘进行鲜明的对比,表现他专注于学问的精神。) b如果只是为了表现教授“健忘”,课文只写1、2、3、4、6、7、8、9、10自然段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写第5自然段呢?第5自然段究竟是不是多余的呢?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伊里奇教授在学术方面的惊人成就和对一些事情的健忘

7、进行鲜明的对比,从而进一步体会他专注于学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伊里奇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使教授的形象更加丰满完整。(课题健忘教授的健忘其实是应该加引号的)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体验 1、教授是个健忘的人吗?谈谈你的看法。(生活中健忘,学术中专注) 2、用“健忘的教授”为课题,文中大笔墨写教授的健忘,实际的意图是什么?生答。 3、总结全文。 其实很多有名的科学家、艺术家也都是这样。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科学家、艺术家的故事吗?他们那种专注于事业,专注于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深深钦佩和学习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是一样,没有专注精神,做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