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学大学语文》PPT课件.ppt

《古代小学大学语文》PPT课件.ppt

ID:52074339

大小:346.3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31

《古代小学大学语文》PPT课件.ppt_第1页
《古代小学大学语文》PPT课件.ppt_第2页
《古代小学大学语文》PPT课件.ppt_第3页
《古代小学大学语文》PPT课件.ppt_第4页
《古代小学大学语文》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小学大学语文》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绪论一、什么是“语文”“语”,意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文”,意为“文字”、“书面言论”二、“大学语文”的含义1、古代小学、大学的出现和发展(1)学校的出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2)小学和大学的教育对象《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又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

2、学在郊。”《白虎通》:“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尚书大传》:“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履小义。二十而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此世子入学之期限也。”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之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3)学校的发展《白虎通》曰: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此太子之礼。《尚书大传》曰: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履小义;二十而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此世子入学之期也。近代小学始于19世纪末。沈从文

3、《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民三左右地方新式小学成立,民四我进了新式小学。官学如四门小学、内小学私学如书馆、乡塾大学正式出现于西周但王城和诸侯国所设的大学称谓均不同,有“东序”、“成均”、“上痒”等称,后凡天子所设的大学统称“国学”,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宫。”汉代——正式设立太学唐代——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等专业相继开设隋代——国子寺国子监宋代——增设了武学和画学明代——外语馆。清代——京师大学堂2、古代小学、大学的性质和任务(1)古代小学的学习任务商周——《大戴礼记·保傅》中记载的“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

4、汉代——文字学及其延伸意义,包括文字训诂、字体、音韵及书法、金石学等魏晋——音韵学也归入了“小学”隋唐——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宋代——出现了以道德教育和幼仪为主的“小学”之教,清代——主要指文字学,包括训诂、字书、韵书和清文四类(2)古代大学的学习任务《尚书大传》曰: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履小义;二十而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

5、取法,是为王者师也。”三、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2、语文学科的人文性(1)砥砺品德,完美人格(2)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