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译英概述》PPT课件.ppt

《周汉译英概述》PPT课件.ppt

ID:52075271

大小:232.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3-31

《周汉译英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周汉译英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周汉译英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周汉译英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周汉译英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汉译英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译英翻译第一章汉译英概述第一部分:汉译英的标准;第二部分:可译性;第三部分:汉译英翻译的操作过程;第四部分:如何提高汉译英的能力第一节翻译的标准一、翻译的标准说严复的“信、达、雅”三字标准,鲁迅先生的“兼顾两面”论,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茅盾先生的“忠实”、“通顺”准则,英国人泰特勒的三原则和美国的奈达博士的“动态对等”标准。1.严复三字标准与三原则严复1895年在其《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信、达、雅”三字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到附益

2、,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思后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己。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林语堂为翻译定下了三个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好标准。“这翻译的三重标准,与严氏的‘译事三难’大体上是正相比符的。”他认为信达雅的问题实质是:第一,译者对原文方面的问题;第二,译者对译文方面的问题;第三。是翻译与艺术文的问题。换言之,就是译者分别对原作者、译文读者和艺术的责任问题。三样

3、的责任齐备者、才有真正译家的资格。(林语堂《论翻译》,1932)英国历史学教授泰持勒(A.Tytler)在18世纪未提出三条类似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译文应和原文同样流畅。(《论翻译原则》)1979年,刘重德:“信、达、切”(1)信——保全原文意义;(2)达——译文通顺易懂;(3)切——切合原文风格。2.“动态对等”与“感受”说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博士(E.A.Nida)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读者(译文受众)引入翻译标准,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equi

4、valence,后称“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的翻译原则,指出翻译就是“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的译入语从语义和文体两方面再现原文信息”的过程,动态对等的标准就是译文的读者和原文的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同。范仲英进一步阐明了“感受”标准:“把原文信息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用译语原原本本地重新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傅雷:“神似”钱钟书:“化境”3.“意义”标准说利奇(GeoffreyLeech)把翻译定义为“在另一语言中寻找同义语”的活动,可谓“意义标准”说。(1)概念意义(con

5、ceptualmeaning);(2)内涵意义(connotativemeaning);(3)社会意义(socialmeaning);(4)情感意义(affectivemeaning);(5)反映意义(reflectedmeaning);(6)搭配意义(collocativemeaning);(7)主题意义(thematicmeaning)。4.信息论标准与多元互补论“把原作的信息完整、准确地转移到目标语言当中,并最大限度地传递给读者”。其中译文对原文信息的包含程度称为信富的等价性、译文读者通过译文获得原作信息的程度称作信息的传递性。

6、等价性与传递性相辅相成,合称翻译的二元基本标准。辜正坤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理论。他认为翻译的最高标准是“最佳近似度”,下统一大群具体的标准、其中还可再区别出主要标准与次要标准。所有这些标准都是相对的、可变的,根据翻译的内容、题材的不同可加以调整、做出取舍、重新组合。比如科技作品的翻译标准不应该与文学作品的翻译标准完全一样,法律文献的翻译标准不能等同于电影剧本的翻译标准。二、翻译标准的运用我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关于翻译标准的意见1.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这是指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和风格,也就是把中文内容用外文正确地表达出来。“各种不同内容的

7、文章,各有各的体裁和专门术语,翻译马克思列宁夫义经典著作必须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术语和表达方法;翻译文艺作品、必须使用文学语言。”2.译文必须是流畅的外文。译文必须合乎译入外文的语言习惯.让使用这种民族语言的读者正确了解原意。如果不尊重外文的语法习惯,把中文的某些特殊的语法结构瞎搬到译文中去,读者就会看不懂。三、译文评估译文的信度(即对原文忠实之程度)用0一1之间的数值表示(最低为0,最高为1)。(一)句法结构原文:他昨天来过这儿了。译文I:Hecamehereyesterday.译文II:Yesterdayhecamehere.[1

8、][0.9](二)词义搭配原文:人大代表一行五人于春节前视察了这个福利中心。译文I:Agroupoffivepeople’scongressrepresentativesinspectedthiswelfarecent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