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共同成长1.doc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1.doc

ID:52085807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2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1.doc_第1页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1.doc_第2页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1.doc_第3页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1.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倾听孩子共同成长”主题征文倡议书《教育需要等待》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感慨颇多。我感到我们要对孩子充分的了解和付出更多的爱与耐心。由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儿发展目标十分明确,让我们能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更利于教师的实际操作与运用。《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儿发展目标内容十分广泛。前不久,宝贝所在的幼儿园开始教他们轮滑。有一天晚上,宝贝有些沮丧地说:“我一点都不会滑,他们都已经会转圈了。”原本对此不太在意的我,开始对宝贝的轮滑上心了。在我的鼓励下,宝贝滑给我看。我发现,他的问题出在手脚不协调,可是,我也不太清

2、楚应该怎样教他,只能给他简单做了几个慢动作示范,然后让他自己慢慢练习。最后,我只好告诉他:别急,妈妈也不会轮滑,学了好长时间才学会。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每天晚上,他都认真练习,但还是一如既往地不敢转圈。让人欣慰的是,他不气馁,屡摔屡滑。其实,我和他爸爸心里有些着急——能不急吗?他的同学一个个都会滑了,成绩最好的能滑好几圈。而他,还一圈都滑不了!还好,我们还算理智,没有被这种焦虑冲昏头脑。我确定了几个原则:一是无条件地接纳,不管宝贝会不会轮滑,都不会改变我们对他的爱;二是内紧外松,心里虽然挺着急,但绝不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每次宝贝轮滑,我们各自忙自己的事

3、,很少主动去关注。其实,耳朵里一直在听轮子发出的声音,并以此判断他是否成功完成一个。我们该看书的看书、该备课的备课,没有让宝贝感受到我们的强烈关注;三是适时鼓励并做适当的示范,偶尔也会不经意地走过来,说:“我也想滑一滑!”这样,就可以给予一些方法上的指导。我为什么“不急”?因为我相信:教育需要等待。张文质先生与郭元祥教授都曾说“教育是慢的艺术”,这句话告诉我们:一,每个人的秉赋各异,特质不同,发展程度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孩子发展程度有异是极为正常的,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超常或落后;二,孩子发展的多元化,要求父母与老师以多元化视角看待孩子

4、,不可强求一致,更不要把自家孩子拿来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无谓的比较。殊不知,孩子最厌烦的正是这种比较。这种比较,让孩子“不能做自己”,自由呼吸的生命偶尔会有窒息;也让家长“不能看清自己”,盲目跟风,看到别人的孩子比自己家强,就以为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因此失去理智、开始冲动,什么不会补什么,什么落后练什么,却不管不顾孩子的天赋、兴趣、自主、意愿。功利的指导思想之下,自然会让孩子倍感压力,甚至会产生“我学不好,给爸妈丢脸了”的感觉。没有什么可急的!我对自己说。孩子本身就有差异,宝贝今天学会与明天学会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个月学会与下个月学会又有多大本质的区别?

5、退一万步讲,就算我的宝贝永远学不会轮滑,也并不影响他是一个可爱、自律、坚强的好孩子,更不影响他未来的人生幸福。因为,任何单项技能都不是人发展的核心元素,缺失某个单项技能并不会影响孩子终生发展。想通了这一点,心态自会平和。话说回来,家长心态平和了,老师指导到位了,孩子哪有学不会的道理?!学会一个技能是容易的,关键是孩子学习背后的含金量:小小年纪的他是无压力地学习,还是背负重压的学习?他是体验领悟的学习,还是生吞活剥的照搬?虽然学习的结果相同,但由于学习的过程不同,给予孩子的成长体验完全不同,对于孩子个性的塑造、心灵的影响也会有本质的不一样。难怪台湾女作

6、家龙应台这样描绘过:“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多么美的一副场景,多么美的一种氛围!顺便再说说宝贝学轮滑的过程:宝贝顽强地练习,加上老师和小朋友的帮助,渐渐有了进步。当他能完整地轮滑一圈,我欣喜地抱住他。告诉他:“你比妈妈厉害多了!妈妈在你这么大时,学会轮滑足足用了一个月,你居然只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当他迅速发展到可以不害怕的轮滑好几圈时,我们不再欣喜若狂的表现,让他觉得这无非是自己努力后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

7、现在,宝贝在轮滑方面仍然不是最优秀的,但连续轮滑一两圈。足矣!俯下身吧!聆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提供孩子操纵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取经验,让孩子自主参与,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做到真正的了解孩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