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与CPU的连接.ppt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ppt

ID:52119961

大小:531.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4-01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ppt_第1页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ppt_第2页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ppt_第3页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ppt_第4页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4存储器与CPU的连接数据线IO/M高位地址CPU(子系统)WR低位地址RAMCSWE芯片地址ROMCS芯片地址译码器ABDB5.4.1存储器与CPU连接应考虑的问题1.存储器类型选择RAM最大的特点是其存储的信息可以在程序中用读/写指令随机读写,但掉电时信息丢失。所以RAM一般用于存储用户的调试程序(或程序存储器中的用户区)、程序的中间运算结果及掉电时无需保护(存)的I/O数据及参数等。ROM中的内容掉电不易失,但不能随机写入,故一般用于存储系统程序(监控程序)和无需在线修改的参数等。2.CPU总线的负载能力通常CPU总线的直流负载能

2、力(也称驱动能力)为一个TTL器件或20个MOS器件。因存储器基本上是MOS电路,直流负载很小,所以在小型系统中CPU可直接与存储器芯片连接。而当CPU总线上需挂接的器件超过上述负载时,就应考虑在其总线与挂接的器件间加接缓冲器或驱动器,以增加CPU的负载能力。常用的驱动器和缓冲器有单向的74LS244以及Intel8282、8283等,用于单向传输的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的驱动;对双向传输的数据总线通常采用数据收发器74LS245或Intel8286、8287等实现驱动。3.存储器的地址分配和片选问题内存通常分为RAM和ROM两大部分,而RAM

3、又分为系统区(即机器的监控程序或操作系统占用的区域)和用户区,所以内存的地址分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存储器芯片单片的容量有限,由多片存储器芯片组成一个存储器系统,要求正确解决片选问题。4.CPU的时序和存储器的存取速度之间的配合问题CPU在取指令和读写操作、存储器芯片读/写都有相应的固定时序。选用存储芯片时,必须考虑它的存取时间与CPU的固定时序之间的匹配问题,即时序配合问题。5.4.2存储器容量的扩充当一片存储器芯片的容量不能满足系统要求时,需多片组合以扩充位数或单元数。这就是所谓的存储器容量扩充。字扩充:扩充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如果把存储器

4、视为一个矩阵,这字扩充就是行扩充位扩充:扩充存储器的一个单元的位数,也就是矩阵的列扩充。下面以SRAM6264为例说明存储器容量扩充的方法,ROM的处理方法与之相同。1.位(并联)扩充用2片8K×8位的6264扩充形成8K×16位的芯片组:除了数据线外,对应相连2.字(串联)扩充用4片8K×8位芯片6264构成32K×8位的存储芯片组:这32K单元的地址范围在4个芯片中的分配如下表所示:4片存储器内部的地址(A12~A0)都是相同(重复)的,但增加了A14、A13后,它们对外的地址就是连续(不重复)的了,故称地址线A12~A0实现片内寻址,

5、A14、A13实现片间寻址。再扩充单元数:将这8个芯片组组合成8K×8位存储区。显然,8K存储单元需要13根地址线(213=8K),比原来每片的10根地址线多了3根,可用3-8译码器芯片74LS1383.位和字同时(串并联)扩充当存储器的位数和单元数都需要扩充时,如用16片1K×4位芯片构成8K×8位存储区:先扩充位数:每2个芯片(2×4位=8位)一组,构成8个1K×8位芯片组;138译码器CBAY7Y6Y5Y4Y3Y2Y1Y0×××111111110001111111000011111101…11101111111G1Y7G2AY6G2B

6、Y5Y4138Y3CY2BY1AY0≠100=100使能输入端0#A9~A0D3~D0CS2#A9~A0D3~D0CS4#A9~A0D3~D0CS6#A9~A0D3~D0CS1#A9~A0D3~D0CS3#A9~A0D3~D0CS5#A9~A0D3~D0CS7#A9~A0D3~D0CSD3~D0D7~D4A9~A0138A10A11A12将CPU的A12~A10对应接至74LS138的C、B、A,而8个输出引脚对应接至8个存储芯片组的片选信号端,A12~A10的组合就可分别选中8个存储芯片组中的一组。存储单元的地址范围分配如表所示。存储器容

7、量的扩充关键是存储单元地址的分配和片选信号的处理,其基本原则是:地址安排不要重叠,也不要断档,最好是连续的,这样,存储器容量和CPU地址资源的利用率最高,也便于编程。5.4.3片选译码方式片选信号的译码方式有全译码、部分译码和线选三种。1.全译码方式CPU的地址线除低位地址线用于存储器芯片的片内寻址外,剩下的高位地址线全部用于存储器芯片的片间寻址(经译码器产生片选信号)例:CPU的20位地址线采用全译码方式:低位地址线A12~A0接至各存储器芯片的地址线,用作片内寻址剩下的高位地址A19~A13通过译码器接至各存储器芯片的片选端,用作片间寻

8、址。全译码方式充分发挥了CPU的寻址能力(不浪费存储地址空间),存储器芯片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地址,不会出现部分译码方式和线选方式中的地址重叠、地址不连续现象;但译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