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浮纤”的原因以及现行的解决方法.pdf

玻纤“浮纤”的原因以及现行的解决方法.pdf

ID:52128918

大小:251.5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3

玻纤“浮纤”的原因以及现行的解决方法.pdf_第1页
玻纤“浮纤”的原因以及现行的解决方法.pdf_第2页
玻纤“浮纤”的原因以及现行的解决方法.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玻纤“浮纤”的原因以及现行的解决方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8塑料助剂2013年第2期(总第98期)玻纤“浮纤”的原因以及现行的解决方法韩丽芳郝建淦(中北大学塑料研究所,太原,030051)摘要对玻璃纤维(GF)在与树脂成型的过程中出现的“浮纤”现象的原因做了详细介绍,并且提出了几种改善措施。关键词玻璃纤维浮纤doi:10.3969/j.issn.1672-6294.2013.02.004TheReasonof“FloatingFiber”inGFandCurrentSolutionMethodsHanLifangHaoJiangan(ResearchInstituteofPlasties,NoahUniversityofChina,Taiy

2、uan,030051)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dthereasonof“floatingfiber”inthefromingprocessofglassfibre(GF)andseveralimprovingmeasuresaboutitweresuggestedalso.Keywords:glassfibre;floatingfiber在众多的增强填料中,玻璃纤维(GF)是一种用到了电子、通讯、核能、航空、兵器、舰艇以及遗具有新的功能化和结构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具传工程、海洋开发等方面。有抗腐蚀、吸湿低、延伸小、耐高温、强度高以及绝虽然玻璃纤维成功增强了

3、很多种类的树脂,缘性好等优异性能[1],因此填充玻璃纤维能显著改但是玻纤增强的树脂在成型过程中经常出现“浮善树脂的各项性能。郑亮闭以共聚型二氮杂萘联苯纤”现象,即玻纤外漏。这不仅影响了制品的外观,结构聚醚砜(PPBES)树脂为基体.连续玻璃纤维为更影响了其性能。直至今日,在工业生产中,这种增强体,通过溶液预浸,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单向复“浮纤”现象仍然无法杜绝。笔者通过下文对玻纤合材料。PPBES/GF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纤维体“浮纤”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积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极值出1玻纤“浮纤”的原因现在纤维体积含量为57%时,弯曲弹性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随纤

4、维体积含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在塑料熔体充模流动过程中,白色的玻纤会的趋势,复合材料的受力破坏模式为界面脱粘破浮露于外表。冷却后便在制品表面形成放射状的坏和树脂基体内部破坏同时存在。上官倩芡[31等人白色痕迹,严重影响了制品的美观。就其形成的原采用质量分数为20%的连续玻璃纤维和质量分数因应该从以下几点考虑:为10%的短切玻璃纤维以模压工艺制备不饱和聚(1)在塑料熔体流动过程中,玻纤与树脂的流酯基复合材料,纤维在基体中分布较为均匀.纤维动性和密度差异很大,混合后两者难以相容,为了相互交叉,散乱分布,各项性能优异。优异的性能保证塑料的性能.需要改变玻璃纤维和树脂之间直接导致了玻纤增强树脂被

5、大量应用。目前已应的界面状态,使其界面的粘结力提高,通常的方法是用有机硅烷类的偶联剂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收稿日期:2012—09—17理。偶联剂既能与玻璃纤维表面的某些基团反应,第2期韩丽芳,等.玻纤“浮纤”的原因以及现行的解决方法19又能与树脂反应的特点,在玻璃纤维与树脂基体成本会大幅度增加:各种国产或进口的防玻纤外之间形成一个界面层,增强了玻璃纤维与树脂之露剂,则结合了润滑剂和相容剂的优点,但这种添间粘合强度,实现两者的相容化。但是偶联剂在两加剂不宜用于色泽要求较浅的制品。因此,在这方者之间形成的界面层的粘结力是十分有限的.当面,研究主要集中于开发新型相容剂、分散剂和润外部原因所产

6、生的分离作用力大于界面粘结力滑剂同。时.使树脂基体与玻纤分离开来,密度小的玻纤浮王贵宾[8l等人把高温润滑剂(WGP)加入到玻于制品表面,密度大的树脂沉人内里嘲,这就造成纤增强的聚醚醚酮酮(PEEKK)中.采用双螺杆挤了玻纤外露现象。出机熔融复合研制了PEEKK/GF复合材料。研究了(2)塑料熔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螺杆、喷嘴、高温润滑剂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及复合材料性能流道及浇VI的摩擦剪切作用,不仅会使局部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助剂显著改善了聚醚醚酮有差异,又会破坏树脂基体与玻纤之间的界面层。酮的加工性能,同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当熔体粘度越小时,界面层破坏越严重。两者之间何征

7、[91等人在传统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的粘结力就会减弱,当粘结力减弱到一定程度时,相容剂中加人了丙烯酸一2一羟乙基共聚单体.以改两者便会脱离,玻纤逐渐向表面累积而外露。善玻纤与聚丙烯之间的分散性。结果显示:与单纯(3)当塑料熔体注人型腔时,伴随着会产生的马来酸酐接枝物的相容剂相比.聚丙烯分子上“喷泉”效应,在这个过程中。玻纤会逐渐向表面外还接枝上了一OH基团,可以使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露,由于模具型腔表面温度较低,质量轻、冷凝快的量、刚性等力学性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