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机-潍坊医学院.ppt

病因病机-潍坊医学院.ppt

ID:52132713

大小:373.0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20-04-01

病因病机-潍坊医学院.ppt_第1页
病因病机-潍坊医学院.ppt_第2页
病因病机-潍坊医学院.ppt_第3页
病因病机-潍坊医学院.ppt_第4页
病因病机-潍坊医学院.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因病机-潍坊医学院.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病因病机概念凡是能破坏机体相对平衡,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称病因。第一节、病 因病因具有相对性的特点:1、致病与非致病具有相对性:如:六淫,七情,饮食劳逸等。2、病理产物与病因具有相对性:如:痰饮、瘀血。另外,体内气血津液和脏腑的功能异常导致的“内生五邪”。1.外感致病因素:六淫、疫疬。2.内伤致病因素:七情、饮食、劳逸。3.其他致病因素:外伤、烫伤、冻伤、虫兽伤。4.可致病的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病因内容1.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区别六气淫—太过之意一、外感致病因素①外感性:由肌表、口鼻而入②季

2、节性:春多风病;夏多暑病;长夏多 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③地域性:与生活地域有关:西北与东南。(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④环境性:潮湿,高温。⑤相兼性:可单独、两种或多种同时致病。⑥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寒邪入里化热、暑湿日久化燥。风为春季的主气。为六淫之首。分:外风—感受外界的风邪;内风—肝风内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①风邪(2)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性主动②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主收引寒性清澈寒为冬季的主气。分:外寒—伤寒—寒邪伤于肌表;中寒—

3、寒邪直中脏腑。内寒—机体的阴盛、阳虚。③暑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暑气多挟湿为夏季的主气,纯属外邪,无内暑之称。湿为长夏的主气分:外湿—感受外界的湿邪。内湿—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诸湿肿满皆属于脾”。④湿邪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下部)性质特点⑤燥邪燥:为秋季的主气分:温燥—燥而偏温,夏末秋初;凉燥—燥而偏凉,秋末冬初。又分:外燥—感受外界的燥邪;内燥—体内的津液不足。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性质特点⑥火(热)邪(火热并称)温、热、火三者性质相同,只是程度不同。一般认为:

4、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为外邪;火多由内生。性质特点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扰心神:火易耗气伤津:迫津外出;消灼煎熬。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是一类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病邪,可通过空气、饮食、接触、蚊虫叮咬及其他途径侵入而致病。(二)疫疠(疠气)①发病急骤,病情危重:②传染性强,易于流行:③一病一气,症状相似:1、疠气的致病特点①气候因素:旱、涝②环境和饮食因素:污物处理不当、不洁饮食③预防因素:预防和隔离。④社会因素: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等。2、疫气的形成与流行因素指人的情志活动或生活起居饮食有违常度,直接伤及脏腑气血而发病的因

5、素。包括: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二 、 内伤致病因素概念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志反映。(一)七 情(1)七情致病的条件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机体的生理调节范围与耐受能力。①直接损伤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其中以心、肝、脾三脏多见。(2)七情致病的特点②影响脏腑气机《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上: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喜则气缓:缓和精神紧张;

6、过喜则:心气涣散。悲则气消:肺气消散。恐则气下:肾气泻于下;惊则气乱:气机紊乱,心无所依、神无所归。思则气结:脾气郁结。③影响病情转归饮食是人体摄取食物,使之化生为水谷精微、气血津液,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础条件,饮食失宜可导致疾病的发生。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故饮食所伤首先累及脾胃,而后波及他脏。(二)饮食失宜常见饮食失宜过饥:气血生化无源,致气血亏虚。过饱:损伤脾胃,导致食滞、化热、聚湿生痰。食无定时:影响脾胃气机升降以及六腑传化秩序,气滞血瘀、生湿酿痰。(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食用污染、变质有毒食物。(3)

7、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偏嗜饮酒、肥甘厚味:过劳①劳力过度:劳则气耗,主要耗伤元气②劳神过度:耗伤心血、损伤脾气③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过逸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三)劳逸失度三、其他致病因素外伤、烧烫伤冻伤、虫兽伤可致病的病理产物痰饮瘀血(一)痰饮1、含义痰饮为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由六淫或饮食、劳逸、七情内伤使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水津停滞所致。2、痰饮的形成痰证:上逆于头—眩晕;结于咽喉—梅核气;在肺—咳喘,咯痰;痰迷心窍—心悸,神昏,癫狂;经脉筋骨—瘰疬、痰核、或阴疽流注、或

8、半身不遂等。3、痰饮的病证特点饮证:痰饮—饮在肠胃;悬饮—饮留胸胁;支饮—饮在隔上;溢饮—饮泛肌肤。4、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2)致病广泛,变化多端:(3)病势缠绵,病程较长:(4)易扰乱神明:(5)多见滑腻舌苔:1、含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