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乘方_说课稿.doc

有理数乘方_说课稿.doc

ID:52159957

大小:7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3

有理数乘方_说课稿.doc_第1页
有理数乘方_说课稿.doc_第2页
有理数乘方_说课稿.doc_第3页
有理数乘方_说课稿.doc_第4页
有理数乘方_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理数乘方_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布置作业、学校评价六个方面介绍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不妥之处,敬请指教!一、教材简析1、内容简析:《有理数的乘方》是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我计划用4个课时完成,本节课属第1课时。2、地位作用: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

2、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计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3、教材重、难点:1)、重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理解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难点:根据对学生的情况分析,学生学习乘法不久,基础不够扎实,设计本节课难点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2、数学思

3、考:在情景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过程,从中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3、解决问题: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意义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4、情感态度: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下载可编辑...三、教学、教法分析1、教法: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教

4、师在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使学生获得知识,可由“创设情景、尝试引导,探索新课、例题讲解、即时训练”等几个方面进行。另外,采用主体互动法,提高课堂效率。此外,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操作、思考、探究的思维过程,提高课堂效率。2、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操作等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中,通过主体互动,教师创设疑问,通过启发和点拨,学生思考、尝试解决,在积极的双边

5、活动中,完成课堂教学。根据“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复习思考、创设情景、尝试引导,探索新课、例题讲解、即时训练,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个环节。四、教学过程1、复习思考:计算(1)、(–3)+(–9)(2)、(–4.7)+3.9(3)、(–2)+2解:(1)、(–3)+(–9)=–12(2)、(–4.7)+3.9=–0.8(3)、(–2)+2=0(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计算各题型算式、检验、复习、并巩固已学过知识,并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小结:本节课之前,我们认识有理数,学习了有

6、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掌握了加、减、乘、除法则及其相应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2、创设情景古时候,在某个王国有一位聪明大臣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为了感谢大臣,答应满足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64格。”国王哈哈大笑不以为意,大臣却说:“就怕国库中没有这么多的米粒!”为什么大臣这样说呢?猜想:第64格米粒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故事和问题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欲望)3

7、、尝试诱导,探索新课知识回顾:以前学过a+a可用2a表示,a+a+…+a可用na表示。.下载可编辑...思考1:边长为a的正方形面积是a·a,棱长为a的正方体体积为a·a·a,分别可以怎么表示呢?a·a简记作a,读作a的平方(或二次方)a·a·a记作a,读作a的立方(或三次方)思考2:若有a·a·…·an个a相乘呢?(学生讨论、交流、尝试归纳)读作a的n次方小结: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a·a·…·a记作.读作a的n次方(或a的n次幂)指数(设计意图:在情景的基础上,通过知识回顾,从简单开始,类似

8、知识迁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让学生自主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引入相关概念:乘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幂:乘方的结果幂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例题:在9中,底数是9,指数是4,9读作9的4次方或9的4次幂底数练习:(1)(-5)=(-5)×(-5)=25(2)5=(特别地,一个数可以看做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设计意图:掌握新概念,通过即时练习巩固)回归情景:第1格1……………第2格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