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华阳中学----许通.ppt

长乐华阳中学----许通.ppt

ID:52163570

大小:53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4-01

长乐华阳中学----许通.ppt_第1页
长乐华阳中学----许通.ppt_第2页
长乐华阳中学----许通.ppt_第3页
长乐华阳中学----许通.ppt_第4页
长乐华阳中学----许通.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乐华阳中学----许通.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长乐华阳中学----许通2012.2.5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田园诗,故有“田园诗人”之称。其诗多描写自然风光,表达对田园的热爱,揭露官场的黑暗。嗜()辄()吝()褐()箪()汲()俦()觞()黔()娄()shìzhélìnhèdānjíchóushāngqiánlóu1、认准下列字的读音⒉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⑴亲旧()知其如此⑵期()在必醉⑶环堵()萧然()⑷造()饮辄()尽⑸因以为()号⑹晏如()也⑺每有会意()⑻以此自终

2、()亲戚、朋友期望、愿望墙冷冷清清的样子到、往总是“以之为”,把它作为安然自若的样子对书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过完自己的一生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

3、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整体感知:陶渊明:人物性格:闲静少语,不慕名利。生活背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志趣爱好:1、好读书2、性嗜酒3、常著文章自娱精神面貌:淡泊名利,独立特行;率直自然,安贫乐道。合作探究: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明确:它与作者的“不慕荣利”的性格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体现。2.喝

4、酒为什么要“期在必醉”?明确: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3.作者常写文章,目的是什么?明确: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使人钦佩万分。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生活条件如此恶劣,作

5、者为何还能“晏如也”?这种精神值得提倡吗?明确:作者的生活状况是穷困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说明了作者以古贤颜回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虽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5.何为“赞”?赞语中的哪句话和传文中的“不慕名利”相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明确:“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用这一体式

6、,进一步的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拓展文章的境界。与赞文“不汲汲于富贵”相照应6.全文哪些句子或短语中用到了“不”字?它们有什么作用?明确:语句见课文作者言“不”,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拓展延伸:赏析陶渊明的《饮酒》谢谢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