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地应力场测量竖井马头门稳定性分析与设计优化.pdf

原始地应力场测量竖井马头门稳定性分析与设计优化.pdf

ID:52173510

大小:170.1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3

原始地应力场测量竖井马头门稳定性分析与设计优化.pdf_第1页
原始地应力场测量竖井马头门稳定性分析与设计优化.pdf_第2页
原始地应力场测量竖井马头门稳定性分析与设计优化.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原始地应力场测量竖井马头门稳定性分析与设计优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9卷第5期中国矿业Vo1.19。No.52010年5月CHINAMININGMAGAZINEMay2010原始地应力场测量竖井马头门稳定性分析与设计优化纪洪广,邹静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本文以实测地应力场数据为基础,构建了竖井马头门三维数值模型。通过选定若干表征马头门稳定性评价指标,对马头门与主应力之间不同方位时稳定性的差异作了批量数值分析,研究了马头门稳定与原始地应力场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头门走向与地应力场的相对方位关系对其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从而为立井马头门设计、支护和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依

2、据。关键词:原始地应力场;竖井马头门;取向优化;弹塑性分析;数值试验中图分类号:TD2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051(2010)05—0055~03Stabilityanalysisanddesignoptimizationofshafting~ate一on一~.一~一.measurementoforiginalsitustressfieldjIHong—guang,ZOUJing(UniversityofSciences&TechnologyBeijing,Civil&EnvironmentSchool,Beiji一ng~100一083一,C~

3、hina~)一~洲一一.一~一一一~帅.一~一~一~.耋.嘴一一~一一-~蚕~一竖井马头门是一项重要的硐室工程,由于断1原始地应力场特征面较大且形状复杂,其设计、施工和支护都是一采用水压致裂法在矿区测定了7个钻孔、37项复杂的工作。近年来,随着竖井开凿深度的不个测点的地应力数据,得出地应力场分布_1存在如断加深,修建马头门面临的地应力水平也不断提下的规律:高,各项工作将面临更多的困难。本文以某煤矿①工程区应力场以水平主应力为主导,最大千米竖井马头门工程为背景,在地应力测量的基水平主应力与垂直主应力比值平均1.968倍。础上,分析了马头门稳定和地应力的关系及优化②最大

4、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与构造活动方向大体一致,平均走向NE59.775。。③最大水平主应力、的问题。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垂直主应力,均随着深度增加而近似线性增长。开采底层深度达lO00m左右,收稿日期:2009—11—18基金项目:国家“863”重点课题(2008AA062104);“973”重点应力水平高达2O~30MPa。④近于同一平面内的项目(2010CB226803);“十一五”支撑课题(2008BAB33B031—同一种地应力,不论位置与方向,基本没有大的04)突变。作者简介:纪洪广(1963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设计、岩爆与冲击地压、声

5、发射及无损检测技术马头门附近W一13测孔的地应力测量数据如图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所示。中国矿业第19卷一Q。Q(1).:盯n。由于马头门位于地下深处,不存在风化问题,l1。、\◆三00Ih钻孔勘探结果表明此处围岩虽存在层理,但大体鲁均匀,且没发现明显的裂隙,因而可视为完整无●:^\⋯crh=3.28+0.0207D裂隙的岩体。从而取定该处岩体经验系数为m一隧1,3.43、一0.082,据此可按式(2)与式(3)[]估l⋯。。。。▲■\,:计岩体材料参数:】图1W一13孔地应力测量数据]J煤层位于深度1006.91~1013.55m处,地应(3)力取最接近的一组数据为

6、:一38.42MPa、一25.55MPa、。一22.87MPa。煤层以上为砂岩以及2.2优化计算方法及评价指标选定细粒砂岩和泥岩的互层,以下为砂岩和泥岩的互马头门模拟通常使用有限元,[9-io],考虑到计层。由于本文并非针对已有设计方案的马头门,算效率,本文选用有限差分,L11]采用三维静力学弹故而将围岩简化为性质均一的岩石,材料参数平塑性分析方法。通过逐次改变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均以后取为:容重22.3×103kN/m。,弹性模量马头门巷道走向的夹角a(如图3所示,以压应力33.5GPa,泊桑比0.32,抗压强度34.6MPa,抗为正),批量计算各种情况下马头门的变形

7、与破坏拉强度3.08MPa。情况,以此考察夹角的变化和马头门稳定的相2马头门稳定性分析关性。2.1数值计算模型构建结合资料[2~3]关于马头门的描述后,几何模型布置见图2(图中尺寸单位为m),围岩的形状取为包裹马头门的块体。在每一个边旦界E—m面均施加法向约束,并以地应力和重力为主要荷载。取混凝土衬砌厚度H为400mm~1000mm,弹模为30GPa、容重为25.0×103kN/m。、泊桑比为0.2。图3夹角取值由试算结果以及工程经验可知,图4所示截面溢OY的变形和破坏较为集中,故此在图4中选取1~39点为监控点,同时仿照工程监测方法口选取式(4)所示的马头门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