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会《郑人买履》教案.doc

高会《郑人买履》教案.doc

ID:52237190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高会《郑人买履》教案.doc_第1页
高会《郑人买履》教案.doc_第2页
高会《郑人买履》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会《郑人买履》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二则备课人:高会《郑人买履》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3.得到思想的启发:做事不能过分拘泥于形式,要注重实际。教学重难点:能借助译文理解古文,初步领悟寓言所讲的道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课题。1.出示谜语:“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让学生齐读,猜出谜底——“鞋”2.师:同学们,在古代,人们往往将鞋称作“履”。板书:“履”,指导写法和读音。今天我们要学

2、的寓言就是与鞋有关。板书课题,齐读,解释课题。3.了解作者及作品。本文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世称他为“韩子”或“韩非子”。《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文笔犀利,逻辑严密,善于用喻,有很强的说服力。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读并评价。同时教师强调:郑人买履(lǚ)自度其足(duó)吾忘持度(dù)遂不得履(suì)宁信度(nìng)(dù)3.听课文范读,学生要注意听清字音,朗读的节奏轻重。

3、4.生齐读巩固字音。5.预习了课文,说说下列重点词的意思。且自度坐至操乃持度反及罢遂宁3北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二则备课人:高会6.学生对照译文理解意思。(1)指定一生回答,师强调,板书重点的字词。A.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欲:想,想要度(duó):量长度。(动词)其:他自己的之:代量好的尺码。坐:同“座”,座位。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B.至之市,而忘操之。至:到操:拿,携带。之:这里指量好的尺码。到集市去的时候,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码。C.已得履,乃曰:“

4、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曰:就说吾:我持:拿,携带。度(dù),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反,同“返”,返回取,拿。之:代脚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带尺寸)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了。”就回家拿脚的尺码D.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及:到,等到罢:结束,这里指集市的交易已经结束了。遂,终于。得:买到等到他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E.人曰:“何不试之以足?”“试之以足”即“以足试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穿鞋的大小呢?”F.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宁:宁可度,量好的尺码。自:自己,代词。

5、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同桌相互提问,巩固字词及句意。三、再读课文,领悟寓意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1)在这个故事里,那个郑国人最终没有买到鞋?文中哪一句话交代了郑人买履的最终结果。3北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二则备课人:高会(2)他为什么没有买到鞋?(3)这个郑人可笑吗?可笑在哪里?你认为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2.有感情的齐读全文。3.表演一个课本剧,如果要演你想演哪个角色?(1)演前交流各个角色的特点,想象当时的情景。(2)演员上台表演,生评价。表演后,师小结。4.通过学习,请大家想想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做事不能太呆板,要随机应变。四、课外延伸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举例说一说。五、总结全文,揭示寓意我们知道,寓言的特点就是借助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学了这个故事,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后反思: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