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构造.pdf

航空发动机构造.pdf

ID:52237744

大小:379.34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3-25

航空发动机构造.pdf_第1页
航空发动机构造.pdf_第2页
航空发动机构造.pdf_第3页
航空发动机构造.pdf_第4页
航空发动机构造.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航空发动机构造.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1绪论1.1基本类型1.1.1活塞式+螺旋桨汽油机——等容循环(OTTO循环)柴油机——等压循环(Disel循环)做功特点:(1)进气量小(2)各冲(过)程在同一汽缸内按序完成(“个体作业”)→功率(生产率)受限。1.1.2燃气涡轮机做功特点:(1)进气量小(2)各过程分别由专门部件连续完成(“流水作业”)→功率(生产率)大。·五大基本部件(进气装置、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排气装置);·三大核心部件(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核心机,燃气发生器·其它部件随用途(WP

2、、WZ、WJ、WS)而异。如:加力燃烧室、减速器(1)涡轮喷气发动机(WP)·结构简单·能量损失大、油耗高,加力耗油成倍增长WP6:最大sfc=0.99kg/daN.h;加力:1.63·加力燃烧室+可调喷管p(2)涡轮螺旋桨发动机(WJ)·燃气发生器出来的能量绝大部分在动力涡轮中膨胀做功→减速器n↘1000-2000rpm→螺旋桨;·燃气剩下的能量一部分在尾喷管中继续膨胀,产生一小部分推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螺旋桨直径大,飞行速度受到限制,M=0.5-0.7;·排气能力损失少,推进

3、效率高,油耗小;(3)涡轮轴发动机(WZ)·燃气发生器排出的燃气能量几乎全部在动力涡轮中膨胀做功,由尾喷管排出时,速度很低;·输出转速高,以减少由发动机传到直升机主减速器的传动扭矩,使输出轴的直径与重量较小。两种形式:A.动力涡轮直接输出→主减B.动力涡轮→小减速器(体减)→n↘6000-8000rpm→主减(直九为B型)·航机它用为WZ任何形式的航空发动机(WP、WS、WJ)均可以改型为地面及舰船用动力。(4)涡轮风扇发动机(WS)后风扇(未广泛使用)·方案简单;·浪费大(高温合金昂贵)、加工困难;·风扇增压比受到限制。前风扇(

4、广泛使用)·油耗低、噪声小;·迎风面积比WP大,但比WJ小,小流量比可以高速飞行。EX:民用大流量比发动机从前能够看透到后,即透过外函道。(5)桨扇发动机(JS)80年代石油危机引起。(6)冲压发动机(导弹上用)当M数为3.5~4时,压气机压比为1,必须放弃压气机,而采用冲压发动机。1.2航空发动机发展简史1.2.1发展简史航空发展始于本世纪初,前四十年为活塞时代(继承于内燃机),后六十年为喷气时代。综观航空喷气发展史:“竞争是动力,战备为先导,效益作基础,军用民用交替发展,并正向齐头并进转化”。热战时期(二次大战末期):以军为主

5、,出现“喷气”;冷战时期:以军作主导,军民交替发展'。(1)“军”突破“音障”;“民”出现W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2)“热障”(M≥3)出现并克服。(3)60年前后(苏)57年人造卫星上天,引发西方军备紧跟和扩充.从而“导弹走俏,喷气转民”,民用型WS(SPEY)与WZ(陆用)悄然出现。(4)63年苏联航空节(苏)军用型常规喷气飞机大出风头(以WP为主)。(美)“又一次面临喷气转向”.此时WS由民转军,随之出现V/S、远程轰炸机。(5)大动荡时期:70年后逐渐向军民并进转化。中东战

6、争要求:飞机具有中空(H=6--8KM)、高速(M<=3)、大机动(格斗性);发动机具有变工况与可靠性。“风扇军转民化”并要求“三高一低”(高流量比、高压比、高温、低油耗)。民用有向“桨扇”转化的趋势(但目前并未普及,仍然是WS)。总之,目前已形成美、俄、英(老牌)、法(小发为主)四国的技术主流。1.2.2先进发动机介绍军用:小流量比WS美国F15-E,F16-C/D——F110-GE-100(7.07,加力12268daN)F100-PW-220(7.4,10590daN)F16-A/B——F100-PW-200(7.7,105

7、90daN)YF22——F119(>10,15560daN)俄罗斯Su27——AЛ31-Ф(AL31-F)(7.14,12258daN)法国Rafale——M88(9.0,7500daN)欧洲EFA(欧洲战斗机)——EJ200(10,9000daN)中国F10——WS10(10A)民用:大流量比WSBoeing777——GE9034.25-44.5吨流量比9.0增压比45风扇直径3.124米PW404832.3-40.0吨流量比7.0增压比36风扇直径2.844米湍达(Trent)882(R&R)31.7-37.5吨流量比6.01

8、增压比39.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风扇直径2.794米(一机多发,也说明结构问题没有唯一解)Boeing737-300,400,500,600,700,800A340-200,-300,KC-135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