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doc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doc

ID:52267785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6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doc_第1页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doc_第2页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doc_第3页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doc_第4页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我国教育时常被认为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以至于诺贝尔奖至今未垂青中国大陆。就基础教育而言,在专题研讨或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缺乏应有关注和探索,因此学生创新能力不强也就不足为奇了。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理应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本文意在探讨如何立足课堂教学,积极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创新,在发展中追求创新,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一、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课堂教学氛围是师生即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师生的情绪、情感、教与学的态度、教师的威信、学生的注意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宽

2、松的教学氛围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师与生关系的“宽”,实质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其二,教与学时间分配的“松”。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因此,在教学时间分配上,教的要“紧”,而学的须“松”。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对于教学时间的分配应当有一些留白,要尽可能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空间、时间,使他们获得较充分的探究自由、思考自由、思辨自由,从内省中收获知识的建构,在思辨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只有营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

3、习的主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我课前先给学生讲了一段“曹冲称象”的故事,渗透利用转化解决问题的思想,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底乘邻边(受长方形面积的影响),仅有几位学生认为是底乘高。我便趁机把这两种观点划分为红、蓝双方,再放手让学生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等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红、蓝双方观点互相碰撞,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一位学生主动发言说,底乘邻边的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平行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的特性,如果把平行四边形压扁或拉高,底乘邻边的积不变,但实际面积却会变小或变大。听完他的

4、发言,其他同学都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宽松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除去羁绊学生创新的枷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调控好教学活动,把课堂搭建成释放创新潜能的舞台。二、关注学生的创新过程数学知识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从生活、生产的实践中形成的,另一方面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推导、演化而成的。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按知识的形成过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这是教学数学知识最根本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在猜测、想象、操作、验证、交流、辨析等学习活动中,经历探究的过程,完成新知的建构,感受探索未知、解决问

5、题的乐趣。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我首先让学生猜测三根分别长8厘米、3厘米和4厘米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让学生摆一摆:8厘米、3厘米和a厘米(a取大于3小于13的整厘米数)小棒在什么条件下能围成三角形,并将结果填入下表中;接下来,让学生议一议: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规律:“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最后让学生辨一辨:去掉“任意”两个字行不行?你能发现最快的检验方法吗?辨析中,'‘如果最短的两边之和大于最长边,那么这三条边就能围成三角形”推论的获得对学生来说也就水到渠成。按知识的形成过程来

6、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主动的建构过程,成为对知识的再加工、再发现的探索过程。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时时都能领略到知识的创新,常常都可以体验到知识的创新,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三、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创新精神并非要求学生发明创造出多少新的事物,而在于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塑造他们的创造才能。而要将创新精神物化为创新能力,离不开创新技能的发挥,因为创新思维的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活动过程,适当的创新技能训练能提升学生的“再创造"水平。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求异

7、思维和大胆想象,努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假设,启发学生通过改组、转化、迁移等方法或手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证明猜想的新思路、新方法。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如在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6页)时,课前我布置了导学提纲:(1)仔细观察,放大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课堂上我根据导学提纲的问题请学生说说

8、自己自学后的发现:生A:我发现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生B: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