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坑矿发展循环经济的地质实践与探索.pdf

铜坑矿发展循环经济的地质实践与探索.pdf

ID:52271837

大小:298.8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铜坑矿发展循环经济的地质实践与探索.pdf_第1页
铜坑矿发展循环经济的地质实践与探索.pdf_第2页
铜坑矿发展循环经济的地质实践与探索.pdf_第3页
铜坑矿发展循环经济的地质实践与探索.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铜坑矿发展循环经济的地质实践与探索.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O卷第5期矿业工程2012年1O月MiningEngineering·经济与管理·铜坑矿发展循环经济的地质实践与探索许远清魏宏炼李大亮(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广西南丹547205)摘要:铜坑矿致力于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从找矿勘探至采出矿过程中,矿山地质人员运用3R原则,优化找矿靶区,重视矿体二次圈定,加强共伴生组分研究,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减少了废水、废石的污染,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保障。关键词:铜坑矿;循环经济;地质实践与探索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550(2012)05—0001—030引言2发展

2、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铜坑矿是大厂矿田内采矿量最大的矿山生产企广西丹池地区是有色金属之乡,矿业是主要经业,许多地质专家对矿床地质、成矿作用等研究颇济产业,自90年代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开采数量深,虽然至今未有矿业循环经济方面的论文公开发和短期效益,不注重伴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废水和表,但关于矿石质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尾矿随意排放,导致刁江严重污染,从1997年开究,对铜坑矿防止环境污染及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方始重点治理,至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说明面,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因此,矿山地质人了粗放式经营的传统矿业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员在生产实践中,对传统的

3、“高开采、低利用、高的可持续发展。河池地区2008年砷中毒,2012年排放”的经济模式有切肤之痛,极力采用矿业循环龙江河镉污染等事件的相继发生,进一步证明了提经济,将绿色理念与3R原则运用于矿产资源开发倡清洁生产,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刻不容缓。利用的全过程口],为铜坑矿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对循环经济的论述“以资矿山试点单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1矿山企业概况基本特征”l3]。铜坑矿是河池矿区最大的矿山企业,大厂是举世闻名的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广西南走矿业循环经济

4、之路,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的丹县境内,主要含矿地层是泥盆系硅质岩和灰综合利用价值,减少污染,建设和谐社会,对河池岩],锡储量约占全国的29.95,铟储量约占全地区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国的9O以上,目前已发现的矿物有100多种,3循环经济在铜坑矿的实践与探索其中可回收利用的共伴生元素有铅、锌、锑、银、铟、硫等。大厂铜坑矿是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铜坑矿在矿山生产的同时,地质人员开展深边司的主要供矿基地,1982年正式投产,采用侧翼部找矿,从勘查设计到出矿过程中,始终坚持矿业式主、副井及斜井开拓。主要开采细脉带、91#、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

5、少储量消耗和废物排92三大锡矿体,目前年采掘量约300万t,矿石放],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为建产品经过5km的索道运往东边的车河选矿厂。设绿色矿山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3.1减量化原则3.1.1勘查阶段的减量化收稿日期:2012—04—08——优化找矿靶区。矿产勘查需要应用物探、作者简介:许远清(1966一),男(汉族),贵州仁怀人,广西南丹县大厂镇铜坑矿,矿山地质工程师,地质技术主管。化探、钻探和坑探等多种技术手段配合,铜坑矿经2矿业工程第1o卷第5期过几十年的探采,找矿难度日益增大,探矿成本较高,铲运机运输的坑探断面4rn×3m,成本单价为

6、2750元/m,即使是生产区域较近的一个勘查区,勘查成本至少需要200万元。因此,在确定找矿靶区时,优先考虑成矿条件好、运输距离近、附近有空区充填废石的靶区,实行多矿种的立体勘查,除了锡之外,同时勘查铜、锌等矿体。近年来,在370rn水平探获了锡一锌矿体,在355m水平深部探获了锌(锡铜)矿体,现正在长坡一巴里图2铜坑矿455ITI水平T314采场山一带勘查。单元二次圈定矿体前、后对比图——尽量采用钻探,减少废石。根据铜坑矿地质条件,在坑探过程中形成的废石含有硫、砷、镉1宽条带状灰岩;2~硅质岩;3一地层界线;4一勘探线编号;5一等有害成分,若提至地面排放,

7、必将污染环境,最采场编号;6一坑道;7一矿体一次圈定界线;8一矿体重合部分9一矿体二次圈定界线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废石甚至实施零排放。所以在勘探线剖面上全部使用坑内上、下钻孔探矿(图——贫富兼采,减少储量消耗。在9O年代初1),减少了67以上的掘进废石。期细脉带矿体开采时,由于当时价格极低,所以只采富矿,几乎不采贫矿,结果造成重复开采,增加成本,而且发生破碎和垮落,贫矿体难以回收,整体回采率较低。近1O年来,在开采92矿体时,地质人员力主贫富兼采,矿体圈定时不再分贫富,所以矿体连续性和完整性较好,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开采,采矿成本低,在储量消耗变动不大的范围

8、内,实现了矿产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大幅减少了工业储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