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经济》PPT课件.ppt

《城市土地经济》PPT课件.ppt

ID:52275434

大小:213.46 K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4-03

《城市土地经济》PPT课件.ppt_第1页
《城市土地经济》PPT课件.ppt_第2页
《城市土地经济》PPT课件.ppt_第3页
《城市土地经济》PPT课件.ppt_第4页
《城市土地经济》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土地经济》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城市土地经济本章将主要介绍土地的概念和特性、城市土地的区位选择、城市土地利用的制约、城市土地价格的特征和世界各国土地制度比较。第一节土地及其特性一、土地的概念和范围土地依其狭义、广义解释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下列三种:1、土地即田地、地面。这是一般人通常最直观的认识。2、土地是地球上陆地的表层,包括水域在内。是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3、土地是自然物、自然力或自然资源。上述对土地涵义的不同认识,一方面表明了人们对土地利用与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另一方面表明了由于生活、生产的需要以及研

2、究的目的和学科不同,人们往往把土地看成不同的客体。地学工作者可以把土地当作自然综合体,经济学家可以用土地去概括一切区别于劳动和资本的自然资源,农民往往把土地作为耕作的田地,而一般城市居民则把土地看成是栖息、娱乐的场地。土地作为平面,包括整个地球表面,但平面只是物理、几何概念,并无经济意义。作为生产要素或经济资源的土地,是三维空间。所以土地不只是平面,而是立体的,是指地球的表面及其上下空间。具体一宗土地的范围,可以从“横”、“竖”两个方面来认识。在横的方面,一宗土地的横向范围即为该宗土地的边界所围绕的面积。在竖的方面,土地可以

3、分为下列3层:(1)地面;(2)地面以上的空间;(3)地面以下的空间。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应把土地看成是由地球的表层及其附属物构成的一个上下垂直的立体,即土地是地球表面上空一定的高度、以及地球表面地下一定的深度组成的物质整体,它包括空气、土壤、水域、植被、岩石、矿藏等一切自然物质,是它们的综合体和抽象物,并由此决定了它的自然属性。二、土地的特性1、土地的自然特性土地是一种天然形成的自然物,它具有化学的和物理的各种特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和综合的物体。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土地自然属性的反映。这些自然特性是:(1)不可移动性,或者

4、说位置固定性。土地上的土、沙石等虽然可以搬走移动,但是作为立体空间的完整意义上的土地,是人类不可以移动的。(2)原始性,或者说供给的相对有限性。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不能被人工生产出来,所以其数量不能增加,由地球的大小决定。由于土地数量不能增加,使得土地具有有限性和独占性。(3)不可毁灭性。土地作为空间位置是永存的,在数量上不会减少,同时只要注意正常的保护,其生产力或利用价值也不会消失。(4)独特性。各宗土地具有的条件或利用价值差异很大,正如没有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一样,也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土地。土地不能实现完全替代,致使土地市

5、场不能实现完全竞争,形成的价格也受个别情况所左右,即土地不能依“一物一价”的法则形成价格。2、土地的经济特性土地的上述自然特性,客观上决定了它的经济特性。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人们在使用土地时引起的经济关系,它们主要表现为:(1)稀缺性。由于土地是自然赋予的不可再生物,对于不断增加的人口和不断增长的需求来说,土地资源永远是稀缺的。(2)区位效益性。在城市,区位对于土地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城市土地的区位效益性之所以十分强烈,是因为人们对不同区位的土地有不同的直接或间接的投入,而高投入理应得到高回报。(3)边际产出递减性。对于城市土

6、地来说,边际产出递减性表现在,对土地的使用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后,收益开始下降。3、土地的人文特性土地的人文特性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1)用途的多样性。多数土地就其本身来看,可以作多种不同的用途使用,而不同的用途中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利用方式。(2)社会经济位置的可变性。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虽然固定不变,但其社会经济位置却是很难稳定不变的。因为周围环境、交通条件、市场距离、与公共设施的接近程度、与商业中心的接近程度等,均可以影响土地的社会经济位置,而这些是可变的,并处于经常变化之中,故土地的社会经济位置也是可变的,而且在不断地变动。(

7、3)合并和分割的可能性。土地作为物质实体是不可以合并或分割的,但是作为权益是可以合并或分割的,例如可依买卖、互换、赠与、继承、征用、调整、重划等行为对土地予以合并或分割。第二节城市土地的区位选择一、城市土地的投标租金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他的专著《孤立国》一书中,提出了投标租金的概念,建立起了一套投标租金模型。杜能指出,投标租金是投标者对各种不同区位的土地所愿意支付的最高租金,它由土地使用者在对土地使用权的竞争中产生。对于某一土地需求者来说,在城市地区影响投标租金的最重要因素是土地的位置:地块距市中心越近,愿意支付的租金越高。若

8、以r(d)代表某一土地需求者的投标租金曲线,d代表到城市中心的距离,p为产品价格,q为产量,c为与距离无关的单位生产成本,f为单位距离的运费率,π为平均利润率,则在一定利润水平下每块土地的租用者所能支付的最大地租(即投标租金)为:r(d)=q[p—c—π—fd]可见,相对于不变的p、c、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