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100例临床观察.doc

[精品]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100例临床观察.doc

ID:52275910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6

[精品]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100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精品]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100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精品]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100例临床观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100例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100例临床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100例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6年5月〜2008年10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200例,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心功能I〜I【级。其中男130例,女70例,男:女=1.85:1;年龄46〜75岁,平均57.5岁;病程1〜5.5年。观察方法治疗前2周停服其他抗心绞痛药物(除心绞痛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外)及降血脂药物。将200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组)100例,对照组(消心痛组)10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丹

2、参滴丸,10粒/次,3次/日,消心痛5mg/次,3次/日。对照组口服消心痛,10吨/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8周。全部患者治疗前后做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肾功能、肝功能、心电图检查,每周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检测心率、血压,询问药物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标准症状疗效标准①显效:心绞痛完全消失或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80%;②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59%〜80%;③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心电图疗效标准①有效:治疗后ST-T恢复正常或由明显下降恢复到接近正常,负荷心电图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②无效:治疗后无改变,负荷心电图试验仍为阳性。统计学方法组间采用t检验,P<0.05表示两组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症状疗效观察治疗组显效率为76.0%,对照组为5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联用优于单用消心痛(PV0.05),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o心电图ST-T改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0%,见表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治疗组在改善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头痛4例,其中2例因头痛不能耐受而退出试验,有3例出现面红、头晕,仍继续用药上述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未中断治疗。讨论消心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药理作

4、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扩张静脉,从而导致血管舒张,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另外尚能提供外源性的一氧化氮,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起到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牛。抑制氧自由基,抑制炎性细胞浸润等作用。可用于短期及长期治疗,后者可使血管对其产生耐受性。产生耐受性的机制包括细胞内疏基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体液潴留,因而疗效减弱或消失。复方丹参滴丸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已证实在治疗心绞痛上具有高效、安全和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复方丹参滴丸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稳定心肌细胞膜,消除自由

5、基和能量调节作用,从多个环节作用改善心肌缺血和抗心绞痛,因而长期使用疗效显著,不产生耐药性。本文通过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消心痛与单用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对比研究,发现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消心痛在缓解心绞痛显效率、缺血性心电图恢复等方而均显示了较单用消心痛为优的临床疗效,减少消心痛剂量没有面红、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笔者认为,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不仅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还可减少消心痛用量,减轻长期用消心痛产生耐药性的缺点,临床疗效好,显效快,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据《中医中药》2009,16(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