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ID:52278265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1・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作为新人才就必须学会学习,貝有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新认识。在数学史上,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尔在学生时代喜欢博览群书,认识到代数与儿何割裂的弊病,他用代数方法研究儿何的作图问题,指出了作图问题与求方程组的解Z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问题,提出了坐标法,把几何曲线表示成代数方程,断言曲线方程的次数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用方程的次数对曲线加以分类,认识到了曲线的交点与方

2、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主张把代数与几何相结合,把量化方法用于几何研究的新观点,从而创立解析儿何学。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教学生会学。在不等式证明的教学屮,我重点教学牛遇到问题怎么分析,灵活运用比较、分析、综合三种基本证法,同时引导学生用三角、复数、几何等新方法研究证明不筹式。例?已知a^O,b±0,且a+b二1,求证(a+2)(a+2)+(b+2)(b+2)225/2?证明这个不等式方法较多,除基本证法外,可利用二次函数的求最值、三角代换、构造直角三角形等途径证明。若将?a+b二1(&$0,b20)作为平而直角坐标系内的线

3、段,也能用解析几何知识求证。证法如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取直线段x+y二1,(1$X$O),(a+2)(a+2)+(b+2)(b+2)看作点(-2,-2)与线段x+y二1上的点(a,b)之间的距离的平方。由于点到一直线的距离是这点与该直线上任意一点Z间的距离的最小值。而d*d=(-2-2-11)/2=25/2,所以(a+2)(a+2)+(b+2)(b+2)$25/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2.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屮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

4、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乂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口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如在球的体积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第二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锥;第三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柱。每组出一人又组成许多小组,各小组分别将圆锥放入圆柱中,然后用半球装满土倒入圆柱中,学生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

5、积之差。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集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等积类比思想及割补转换方法之大成,就是这些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的完美范例。教学中再次通过展现体积问题解决的思路分析,形成系统的条理的体积公式的推导线索,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2.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数学教学屮主要体现为对一个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如何设计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模型。如证明组合恒等式?Cnin=Cnm

6、-l+Cn-lin-l,?一般分析是利用组合数的性质,通过一些适当的计算或化简来完成。但是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利用组合数的意义来证明。即构造一个组合模型,原式左端为?ni个元素中取n个的组合数。原式右端可看成是同一问题的另一种算法:把满足条件的组合分为两类,一类为不取某个元素al,有CnmT种取法;一类为必取al有Cn-lm-1种取法。由加法原理及解的唯一性,可知原式成立。这类问题的讲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口对提高学生的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大有益处。?3.在数学教学屮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讲授球的体积公式时

7、,课前我讣20名学生用厚0.5厘米的纸板依次做半径为10、9.5、9……0.5厘米圆柱,列出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算出结果。又让40名学生用厚0.25厘米的纸板依次做半径为10、9.75、9.5……0.5、0.25厘米圆柱,列出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算出结果。课堂上我先把球的体积公式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用两根细铁丝分别将两组圆柱按大到小通过中心轴依次串连得到两个近似半球的儿何体。让人家比较它们的体积与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体积,发现第二组比第一组的体积接近于半球的体积,如果纸板厚度变小得到的几何体体积愈接近于半球的体积,帮助学生发现了球的体

8、积公式另一证法。同时不仅向学生讲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材料为什么让大家各自准备,而且有意识地让学生损坏串连到一起的几何体和各自的小圆柱。通过这些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