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pdf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pdf

ID:52291400

大小:660.0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26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pdf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pdf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pdf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pdf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3分)(2013•鄞州区模拟)一个数的相反数是2,则这个数是()A.B.C.﹣2D.2考点:相反数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性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采用逐一检验法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概念,(2的相反数)+(2)=0,则2的相反数是﹣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2.(3分)(2013•鄞州区模拟)据中国宁波网讯,在

2、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黄金周里,我市旅游业交出圆满“成绩单”:七天长假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2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15亿元.旅游总收入16.15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9108A.16.15×10元B.1.615×10元C.0.1615×10元D.1.615×10元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n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的形式,其中1≤

3、a

4、<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9解答:解:将16.15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

5、示为1.615×10元.故选B.n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的形式,其中1≤

6、a

7、<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3分)(2013•鄞州区模拟)下列计算正确的是()3265510322327A.a•a=aB.a+a=aC.(﹣3a)=6aD.(a)•a=a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专题:计算题.分析:A、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B、合并同类项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C、利用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D、利用幂的乘方及同

8、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325解答:解:A、a•a=a,本选项错误;555B、a+a=2a,本选项错误;322C、(﹣3a)=9a,本选项错误;3267D、(a)•a=a•a=a,本选项正确.故选D.1点评:此题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4.(3分)(2013•鄞州区模拟)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各层小正方体的个

9、数,然后得出三视图中主视图的形状,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综合三视图,这个几何体中,根据各层小正方体的个数可得:主视图有两列:左边一列三个,右边一列1个,所以主视图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5.(3分)(2013•鄞州区模拟)在四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上,分别画有圆、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现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上的图形恰好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A.B.C.D.1考点:概率公式;中心对称图形分析:确定既是中心对称的有几个图形,除以4即可求解.解答:解:∵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圆、菱形

10、,所以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上的图形恰好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关键是能够找出中心对称图形.26.(3分)(2013•鄞州区模拟)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3)=1的两个解恰好分别是等腰△ABC的底边长和腰长,则△ABC的周长为()A.10B.10或8C.9D.8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x﹣3)=1的两个解恰好分别是等腰△ABC的底边长和腰长,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求得等腰△ABC的底边长和腰长,然后分别从当底边长和腰2长分别为3和

11、5时与当底边长和腰长分别为5和3时去分析,即可求得答案.2解答:解:∵(x﹣3)=1,∴x﹣3=±1,解得,x1=4,x2=2,2∵一元二次方程(x﹣3)=1的两个解恰好分别是等腰△ABC的底边长和腰长,∴①当底边长和腰长分别为4和2时,4=2+2,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②当底边长和腰长分别是2和4时,∴△ABC的周长为:2+4+4=10;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此题难度不大,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7.(3分)(2013•鄞州区模拟)某校在开展“爱心捐助”的活动中,初三(1)班六名同学捐款的数额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