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浅议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浅议

ID:5230410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6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浅议_第1页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浅议_第2页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浅议_第3页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浅议_第4页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浅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浅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浅议  摘要:通过对东北某条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实例,根据工程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结合东北地区的气候,水文特点,阐述了一些高填方路堤,深挖方路堑及特殊路基的处理措施,从而保证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安全,舒适,合理性。关键词:路基设计,高填方路堤,深挖方路堑,特殊路基。Abstract:ThroughahighwayembankmentNortheastdesignexample,accordingtotheprojectlocationandtopography,geo

2、logicalconditions,combinedwiththeNortheastregion’sclimate,hydrologicalcharacteristicstoexplainsomeofthehighembankment,deepsideroadcuttingandspecialsubgradetreatmentmeasuresinordertoensurethesafetyofhighwayroadbeddesign,comfortable,reasonable.Keywords:R

3、oadbeddesign,highembankment,diggingsquarecutting,specialroadbed.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识码:A项目概况81.1地理位置集双高速通化至梅河口段是《国家高速公路规划》中第1条纵线鹤岗至大连线集安至双辽联络线的一段,同时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和《吉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重要横线的组成部分。本项目的建成,不仅直接起到实现地市通高速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东北区域骨架公路网和吉林省高速公路网主框

4、架的形成,对于完善和优化区域路网布局结构,改善行车条件,适应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等,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通向丹东口岸,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提升国防战备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大通道。1.2路线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通化县马当村,设互通与鹤岗至大连高速公路相接。所经地区为山岭重丘区,沿线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沟壑纵横,道路众多,全线呈东南-西北走向,终点湾龙互通,路线全长97.829公里。1.3地形地貌8本项目路线位于吉林省南部半山区,属长白山脉,总体地势东

5、南高西北低,地形起伏变化相对较大。按地形、地貌形态沿线可划分为低山、丘陵状台地、山前倾斜台地、山间谷地、河谷一级阶地漫滩5个地质单元,区域稳定性较好,地层岩性主要以砂岩、片麻岩、角闪岩、花岗岩以及第四系河床堆积物为主。2路基设计2.1路基设计原则路基工程设计在“安全、环保、舒适、和谐”新理念的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经济、造型美观、顺应自然、与环境景观相协调的设计思想,具体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依据沿线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土石分类、岩石风化程度、边坡高度及填挖平衡等确定

6、边坡形式,坡率及相应的防护排水方案。确定路基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安全耐久、经济适用、自然和谐”。2.2高填方路基高填方路基指边坡高度H≥20的路堤段落,本项目高填方路基主要出现在山间沟谷地段。沿线土层主要为亚粘土、碎石土、卵砾石层及风化岩层,地质条件较好。全线高填路基主要表现为:一般高填路基、陡坡高填路基。设计中针对高填路基地基状况,清表后对基底进行强夯处理,对于地表横坡陡于1:5路段,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对于地表横坡陡于1:2.5的陡坡高填路堤,除采用挖台阶处理外,坡脚需设置护脚墙

7、,增强路堤稳定性。8为提高高路堤的压实度,在常规压实的基础上,高填路基填土每5m进行全断面强夯一次,从增加路基整体性、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防止路面结构开裂等因素出发,每次强夯后铺设一层双向钢塑土工格栅,路床顶面以下30cm位置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从施工中充分减少工后沉降角度考虑,高填路基压实度控制要求上、下路堤的压实度均应控制在95%以上。2.3深路堑路基深路堑路段,加强了地质勘察,根据区域水文、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必要的原位测试,为设计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同时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8、进行力学分析,验算边坡稳定性,确定合适的边坡坡率,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采用相应的防护型式。边坡坡率按照1:1.0、1:1.5设置,每6m设一平台,平台宽度2m,设置平台截水沟。边坡防护治理方案:第1级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工艺,边坡裸露(或采用SNS主动防护网),以上采用SNS主动防护网,最上一级边坡采用植草灌防护。边坡自上而下逐级开挖、逐级防护,做好施工期间的排水工作。8对深路堑边坡设计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加强边坡变形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对边坡不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