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技艺传神韵(熊安文).doc

精湛技艺传神韵(熊安文).doc

ID:52313073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6

精湛技艺传神韵(熊安文).doc_第1页
精湛技艺传神韵(熊安文).doc_第2页
精湛技艺传神韵(熊安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湛技艺传神韵(熊安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湛技艺传神韵——记南涧镇得胜村委会古腊村民间石雕泥塑艺人熊安文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熊安文正带领徒弟们接力传承民间石雕和泥塑艺术,用石头和泥巴阐释世间万物的精神内涵,赋予石头和泥巴永恒的“生命”和灵性,他们对石雕和泥塑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让人肃然起敬。石不能言最可人。如果说,经典是因为继承传统,一流是因为出自大师,那么,熊安文脚踏实地、朴实无华的人格,以及“点石成金”的高超技艺,则让他在继承祖先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件件不朽的、凝固的石雕和泥塑作品。用古老的传统石雕和泥塑工艺为社会增添美丽景观、给

2、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艺术道路上,熊安文可谓尽心尽职做出了贡献。熊安文是南涧镇得胜村委会古腊村农民,5岁便失去了母亲,1982年,由于家庭困难,初中刚毕业的熊安文就进入了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由于自幼对美术的热爱,艰难生活中的他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他利用农闲时间请求名师指导,在罗猛老师的指导下,他的绘画技艺得到了较大提高。然而,熊安文并不满足在纸上写写画画,他凭着自己所学的美术基础知识,20岁时,他开始了涉足石雕和泥塑艺术,至今已有10多年了,他的技艺也从摸索到娴熟到精湛。2008年10月他获-3-得了

3、南涧县“民间艺人”称号。对雕塑艺术情有独钟熊安文,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一件作品,他总是认真揣摩,常常对一件美妙的雕塑作品,从其构图到刀法、从意境到细节,一揣摩就是老半天,差不多成了一个“石雕痴”。他多次到大理、巍山、剑川、祥云等地参观学习,善于向同行和老艺人交流经验,并取人所长,为己所用。日积月累,一斧一凿,一滴一滴的汗水中,他的石雕和泥塑技艺日渐精湛。十多年来,熊安文足迹遍布南涧,留下的作品可谓是无以计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并成为南涧小有名气的雕刻师。熊安文石雕以陵墓碑刻著称,泥塑以佛教塑像为最。熊安文

4、的作品,风格奇异,雕刻技法独特。他的石雕以当地盛产的大青石为主原料,以雕刻龙亭龙柱、飞禽走兽、人物花草及仿古器皿为主,能熟练掌握圆雕、线雕、浮雕、平雕等雕刻技术。他的作品既有古老艺术的典雅魅力,又有明快的现代艺术风格,在保持与发扬传统雕塑艺术之精华的基础上,又富于了现代雕塑的时代气息。自从事石雕泥塑行业以来,熊安文每年创作的作品不少于四十件,他的作品遍布南涧各地:南涧玉皇阁的石凳、石栏杆;南涧寿福寺的大香炉;南涧天花寺的石狮子;南涧镇小军庄的石狮子、大香炉、坎凳等;南涧县公郎镇玉皇阁里的玉皇大帝、文昌帝君、关

5、胜帝君、观音三姐妹、十八罗汉等泥塑佛像数尊;各类大小不等的陵墓碑刻无一计数。他的作-3-品远销景东、西双版纳、弥渡、巍山等地。为了使石雕工艺在不断创新中传承和开发,熊安文于1999年开办了石雕厂。目前,他的石雕厂已初具规模,有固定资产40多万元,有长期固定工人20人左右。他把我县石雕泥塑技艺发扬光大的同时,解决了我县部分闲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带动家乡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如果石雕是熊安文的一张名片,那么,熊安文是用锤子和凿子一点一点做成了这张名片。-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