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比较城市史-地图、城市形态.pdf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比较城市史-地图、城市形态.pdf

ID:52321488

大小:9.84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3-26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比较城市史-地图、城市形态.pdf_第1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比较城市史-地图、城市形态.pdf_第2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比较城市史-地图、城市形态.pdf_第3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比较城市史-地图、城市形态.pdf_第4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比较城市史-地图、城市形态.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比较城市史-地图、城市形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大学通选课讲义比较城市史:地图、城市形态与文化ComparativeUrbanHistory第四章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第一节.世界文化遗产与国际保护宪章第二节.现代化的诱惑和误区第三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李孝聪(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世界文化遗产与国际保护宪章第一节.世界文化遗产与国际保护宪章人类对历史文化遗物的保护和收藏是一种对过去时代的纪念和追寻,以及对逝去时代文化代表物品的珍异和欣赏。在历史上,总是视历史建筑物群为过去统治的象征和代表,在改朝换代时,把前朝的建筑或城市加以毁灭性破坏,名为“革故鼎新”。例如:项羽烧毁秦咸阳城“大火三月不灭”,

2、金兵攻入北宋都城汴梁,毁大内、宫殿,拆下的梁、柱和“艮岳”山石全部运到了燕京,以营筑金中都城。元灭金,金中都亦遭到彻底的破坏。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中,仅有唐朝、清朝两代沿用了前朝的宫室。在欧洲,则有罗马帝国摧毁古希腊的城市和宫殿,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沿途破坏掠烧,所到之处尽为瓦砾废墟。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世界文化遗产与国际保护宪章近代产业革命后,人类看重机器生产,对古建筑和历史环境的保护缺乏认识。因此,一批古建筑及其环境在工业化的浪潮中遭到毁灭。譬如:英国工业革命发源地谢菲尔德,城市历史建筑已所剩无几,古城风貌荡然无存。在德国和奥地利,19世纪末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被拆除

3、,很多情况仅仅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当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崛起的时候,作为对古典复兴和折衷主义的反抗,对历史建筑更采取了排斥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物古迹的破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世界文化遗产与国际保护宪章1925年在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博览会上,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曾提出一个巴黎中心的改建规划,按照这一方案,巴黎塞纳河北岸的古都城内的老区全部拆除,而代之以一些现代的高楼和立体交通。他的这个方案虽未实现,但至少说明了在这位近代建筑先驱者的头脑里,直到此时,文物保护的观念还是相当淡薄的。因此,世界各国由于“建设”而造成的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是惊人的

4、。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世界文化遗产与国际保护宪章日本千叶大学教授木原启吉在《历史的环境》一书中说日本近代文物古迹遭到四次大的劫难。一是明治维新以后,大量佛寺被毁;二是明治及大正初期开放贸易,大量古代文物外流;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文物古迹毁于战火;第四次则是50年代后经济高速增长时,不但毁了文物,更破坏了历史环境。其中第四次破坏是最为严重的一次,它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世界文化遗产与国际保护宪章在经过了许多的教训和挫折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了历史建筑具有的种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欧洲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应地,其保护思想起源也

5、比较早。对文物建筑和历史纪念物的保护行为至少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8世纪中叶,英国的古罗马圆形剧场成为欧洲第一个被立法保护的古建筑,这标志着文物保护的概念已从典籍、艺术品、器物等扩展到建筑的范围。但是那时对文物建筑的价值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世界文化遗产与国际保护宪章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于18世纪末开始受到重视,至于这项工作的科学化,它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的形成,则是从19世纪中叶起,经过一百多年发展和演变的结果。尽管经受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一些割裂传统思想的猛烈冲击,保护古建筑的思想仍然受到社会各阶层不同

6、程度的重视,尤其是在经历了许多教训与挫折之后,在城市生活中历史建筑所具有的种种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逐步得到人们的认识,保护工作由此获得广泛的社会基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世界文化遗产与国际保护宪章现代意义的文物古迹的保护是通过国家立法确定下来法国,1840年在古建筑鉴定专家梅里美的倡议下成立了历史建筑管理局,提出《历史性建筑法案》;1913年颁布了《历史古迹法》保护历史性建筑;不论公物或私产,一旦被历史建筑管理局认定为历史性建筑就不得再拆毁,对它的维修费用将由政府资助其一部分或全部;1930年颁布《遗址法》;1943年立法规定在历史性建筑周围500米内改变环境面貌要得

7、到专门批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世界文化遗产与国际保护宪章英国,1877年由威廉·莫理斯创建了古建筑保护协会;1882年颁布《古迹保护法》,保护21项古迹,其中主要是遗址;1990年颁布{古迹保护法修正案),保护的内容扩大到宅邸、庄园、农舍、桥梁等与历史事件有关或有关历史意义的建筑物;1913年颁布《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及1931年《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修正案》;1953年制定了保护历史性建筑物的《古建筑及古迹法》。日本,1897年制定了《古神社寺庙保存法》;1919年制定了《古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1929年制定了《国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