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189-2018 二醋酸纤维滤棒中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df

DB34∕T 3189-2018 二醋酸纤维滤棒中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df

ID:52326380

大小:400.2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6

DB34∕T 3189-2018 二醋酸纤维滤棒中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df_第1页
DB34∕T 3189-2018 二醋酸纤维滤棒中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df_第2页
DB34∕T 3189-2018 二醋酸纤维滤棒中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df_第3页
DB34∕T 3189-2018 二醋酸纤维滤棒中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df_第4页
DB34∕T 3189-2018 二醋酸纤维滤棒中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3189-2018 二醋酸纤维滤棒中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160X87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189—2018二醋酸纤维滤棒中增塑剂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Determinationofplasticizersincellulosediacetatefilterrods—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method文稿版次选择2018-08-08发布2018-09-08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3189—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纤维检

2、验局、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本标准安徽省纤维及纤维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纤维检验局、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宏祥丝绸织造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芜湖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当涂县市场监督检验所、双维伊士曼纤维有限公司、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振华、成清、秦祥宏、戴福文、后萍、周永青、陈静、汪华、司雄元、彭传燚、汪少敏、王红、沈妍、王玮、李云、邢朝东、姚倩冶。IDB34/T3189—2018二醋酸纤维滤棒中增塑剂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3、法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二醋酸纤维滤棒中增塑剂(三乙酸甘油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二醋酸纤维滤棒中增塑剂(三乙酸甘油酯)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

4、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原理经过粉碎处理的试样,用固相微萃取装置进行萃取、富集,萃取头直接插入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进样口进样,热解析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4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4.1N,N-二甲基乙酰胺,色谱纯。4.2三乙酸甘油酯标准品(≥99.5%)。4.3标准工作溶液——将三乙酸甘油酯标准品用N,N-二甲基乙酰胺稀释至浓度分别为l%、2%、5%、10%、20%的工作液待用,保存期3个月。5仪器和设备5.1气相色谱-质谱

5、联用仪(GC-MS)。5.2固相微萃取装置。5.3粉碎机。5.4CAR/PDMS萃取头。5.5电子天平,精度为0.0001g。5.6顶空瓶:15mL,聚四氟乙烯隔垫密封。1DB34/T3189—20186分析步骤6.1萃取头老化萃取头使用前置于气相色谱的进样口老化,老化温度300℃,老化时间1h,载气流速0.8mL/min。6.2试样制备滤棒试样剥去成型纸,粉碎机器粉碎成棉花状,用电子天平分别准确称取0.1g(精确至0.0001g)粉碎后的滤棒,放入15mL顶空玻璃瓶中,加入100μLN,N-二甲基乙酰

6、胺,聚四氟乙烯隔垫密封。6.3萃取将聚四氟乙烯隔垫密封的试样80℃水浴恒温10min,插入固相微萃取装置顶空取样10min,将萃取头插入GC-MS进样口,270℃热解析2min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6.4标准曲线精确称取0.1g空白试样,分别加入100μL浓度为l%、2%、5%、10%、20%的标准工作液,均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分析。以三乙酸甘油酯的相应面积为纵坐标,以三乙酸甘油酯百分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6.5空白试验取不含三乙酸甘油酯的空白试样,均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分析。6.6测定6.6.1分

7、析条件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有的仪器,因此不可能给出色谱条件的普遍参数。采用下列操作条件已被证明对测试是合适的:a)色谱柱:HP-5MS(30m×0.25mm×0.25μm)或柱效相当的色谱柱;b)色谱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60℃,保持3min,以20℃/min升至220℃,再以30℃/min升至280℃,保持2min;c)载气:氦气(纯度≥99.999%),恒流模式,流速为1.0mL/min;d)进样口温度:270℃;e)进样方式:分流进样(100:1);溶剂延迟:6.0min;f)离子源:EI源,70e

8、V;g)离子源温度:230℃;h)接口温度:280℃;i)质量扫描方式:选择离子监测(SIM),监测离子为43、103、116、145;定量离子:103。6.6.2定性分析在6.6.1仪器条件下,试样和标准品的选择离子色谱峰在相同保留时间处(±0.5%)出现,并且对应质谱碎片离子的质荷比与标准品一致,其丰度比与标准品相比应符合:——相对丰度>50%,允许±10%偏差;——相对丰度20%~50%时,允许±15%偏差;2DB34/T318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