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

ID:52335967

大小:102.1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26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_第1页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_第2页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_第3页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_第4页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技术(安全)交底记录鲁DQ-004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综合布线系统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2、预留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图纸和设计验收规范。并办完验槽记录。3、设备间、交接间应提供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二)材质要求1、角钢:无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2、钢管:管身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3、线槽:符合设计文件规定,表面镀层均匀、完整,无变

2、形损坏。4、膨胀螺栓:根据图纸要求采用GB产品,表面光滑无缺陷,弹垫、平垫配备齐全。5、管卡:GB6、螺栓:GB产品,表面光滑、无锈迹、毛刺。7、设备机柜:型号规格符合图纸要求,油漆完好无脱落现象,标志齐全。8、接插件:配线模块和信息插座及其他接插件的部件完整,塑料材质满足设计要求。9、电缆:外护套完整无损,标志内容齐全、清晰。10、光缆:外表无损伤,端头封装良好,标志内容齐全、清晰。11、光纤插接软线(光跳线):外护套完整无损,两端活动连接器(活接头)有合适的保护盖帽。每根光纤插接软线的类型有明显标记。(

3、三)工器具电锤、钢丝钳、手锤、电工工具、人字梯、切割机、白铁皮剪刀、活动扳手等。二、质量标准(一)各类配线部件安装:1、各部件必须完整,安装就位;2、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必须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二)机柜、机架安装:1、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2、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必须完整、清晰。3、安装牢固。(三)插座安装:1、安装在地板或地面上,必须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面必须与地面平齐;2、安装位置符合图纸设计要

4、求;3、插座底座盒的固定方法按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预置扩张螺钉固定等方式;4、螺丝必须拧紧,不允许产生松动现象;各种插座面板必须有标识,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四)安装机柜、机架、配线设备屏蔽层及金属线管、线槽使用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机柜底座采用70mm×70mm×5mm的等边角钢制作。(五)电缆桥架及线槽安装:121桥架及线槽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左右偏差不超过50mm;水平度每米不超过2mm;2、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

5、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3、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小于300m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小于50mm.;4、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为1~1.5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5、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毛刺;拼接方式为对接。6、支架安装必须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7、金属桥架及线槽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线槽连接处做好跨接地线,安装牢固;8、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处;—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处;—转弯处。9、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有防火措施;1

6、0、线槽必须用螺栓固定在支架上;(六)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1、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应设置过线盒。2、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3、暗管的转弯角度必须大于90º,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并不准出现S弯。4、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5、暗管管口光滑,并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为25~50mm。(七)缆线敷设:1、缆线两端约300mm处要贴有标签,标明编号,标签书写清晰、正确。标签不

7、易损坏。2、缆线形式、规格必须与设计规定相符。对每根电缆进行通断测试,补穿,修改标号错误。3、布放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准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4、缆线终接后,必须留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预留长度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应盘留,预留长度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5、缆线穿管时应由一根轴线引导,端头必须用胶带绑扎牢固可靠,防止破坏。6、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a、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b、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

8、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c、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d、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7、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必须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列要求:单位:最小净距(mm)范围条件380V<2KV·A380V2.5~5KV·A380V>5KV·A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70150300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