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pdf

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pdf

ID:52343677

大小:356.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pdf_第1页
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pdf_第2页
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pdf_第3页
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第1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o9No.1文章编号:1000—7695(2009)O1—0062—04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黄梅,吴国蔚(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22)摘要:人才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努力营造一个优良的人才生态环境对保证城市健康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人才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为基础,统筹有关人才开发、吸引、留住、使用、激励等方面的优秀成果,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可量化的人才生态环

2、境综合评价体系,旨在从整体上反映城市人才生态环境全貌,并为其优化提供依据。关键词:人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人才是当今社会最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在经济全球化的复合网络系统,即人才生态系统(如图1)。在该系统中,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卷入全球性人才资源争夺战中。人才资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促进人才生态的演化和发展。源的全球性竞争是一种无准人的过程、无交易条件下的完全一般而言,人才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NaturalEco—自由竞争,竞争的成败取决于这个国家能否为各类人才提

3、供environment)、社会生态环境(SocialEco—environment)、规一个良好的成长和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本质上说,人才竞范生态环境(NormativeEco—environment)等。争就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对于人才资源高度集聚的城市来说,努力营造一个“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活”的人才生态环境,保证环境对人才有足够吸引和激励作用,这样才能形成对人才的持久吸引力和辐射力,促进城市健康而可持续发展。研究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对城市人才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测度,可以对全社会发挥引导和预警

4、作用,从而为城市人才生态环境建设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1人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人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中心与纽带,是保证评价科学性和客观性的重要前提。1.1人才生态环境概念的界定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必须对人才生态环境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Nl、2、3⋯⋯表示各种自然生态因子(1)环境(Environment)Sl、2,3⋯⋯表示各种社会生态因子M,2、3⋯⋯表示各种规范生态因子环境是指主体(或研究对象)以外的,且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生存条件的各种物质实体或社会

5、因图1人才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素。环境是由环境因子构成的。生态学所讲的环境因子是人才的自然生态环境通常是指围绕人才生态主体的自然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因素,是构成环境的基本成分。界,包括非生物环境(如高山、湖泊和海洋等)和生物环境(2)生态环境(Eco—environment)(如森林、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对人才的发展与环境因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另一个概念是生态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子,它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即指生物生活人才的社会生态环境是指从自然生态环境中独立出来的场所中对生物之生长发

6、育具有直接或问接影响的外部环境因与人才社会活动有关的社会影响因素,涵盖政治、经济、法素。所有与生物有交互作用和关系的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律、科技等方面。态环境。人才的规范生态环境是人类在群体生活中所形成和持有(3)人才生态环境(TalentEco—environment)的态度、风气、观念,大致包括文化、艺术、哲学思想、道人才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才的生态环境。人才生态环境德观念、社会风气、民族传统和习俗等。文化是人才生态主是指以人才为中心,对人才的产生、存在、发展起直接或间要的规范环境。接影响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其中构成

7、人才生态环境的因素称1.2人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为人才生态因子。人才与其所在的生态环境共同组成了多维(1)科学性原则。在设计人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收稿日期:2008—05—27.修回日期:2008一10—30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专项资助(O50147902o07O2)黄梅等: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63时,必须以管理学、经济学、人才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续上表为基础,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合理的人才环境建设和管理经住房指数3l验,统筹有关区域人才成长、开发、储备、吸引、留住、使房价指数Y232用、

8、激励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借鉴已有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教育设施指数y2"生活环境指数3文化设施指数34系构建的成功经验。医疗设施指数y235(2)导向性原则。在设计人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交通道路指数y236时,所选择的指标既要从城市的现实出发,考虑数据的可得交通车辆指数y237性,又要从城市的发展趋势出发,考虑指标的先进性,力求社会保险覆盖率Y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