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护理的要点.ppt

小儿护理的要点.ppt

ID:52357745

大小:1011.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4-04

小儿护理的要点.ppt_第1页
小儿护理的要点.ppt_第2页
小儿护理的要点.ppt_第3页
小儿护理的要点.ppt_第4页
小儿护理的要点.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护理的要点.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护理的要点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梁福兰小儿年龄分期一、胚胎期妊2~8周母亲感染、用药、受到射线照射可引起胚胎发育障碍,可致辞畸形。二、胎儿期妊8周至胎儿娩出胎儿生长迅速,母亲的营养、疾病影响胎儿发育。三、新生儿期从出生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28天死亡率高,尤其是生后7天内,应加强新生儿的护理,如保暖、喂养、清洁隔离和预防感染。四、婴儿期出生后到1周生长发育迅速,易引起营养缺乏。消化功能不完善,易患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末成熟,易发生惊厥等神经症状。五、幼儿期1~3岁此期小儿前囟闭合、乳牙出齐、学会控制大小便。六、学龄前期3

2、岁至6~7岁免疫反应性疾病如肾炎、结缔组织病开始增多,由于喜模仿又缺乏经验,要注意儿童的意外事故发生。七、学龄期6~7岁至12~13岁应保证营养、充足睡眠和适当的体格锻炼,注意情绪和行为变化。八、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青春期时,近视、贫血、结核病、痤疮等较常见,女孩还易见良性甲状腺肿大、月经不调、痛经等。小儿相关基础知识体重是营养情况的重要指标,临床给药、输液常依据体重计算。1岁以内小儿体重的推算公式:1~6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7~12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

3、月龄×0.7(kg)+(月龄-6)×0.4(kg)2岁时体重等于出生体重的4倍(12kg)2~12岁体重=年龄×2(kg)+8(kg)身高身高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的长度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为50cm6个月时65cm1周岁时75cm2周岁时85cm2~12岁身高=年龄×2+70(cm)各年龄小儿呼吸和脉搏频率(次/min)年龄呼吸脉搏新生儿40~45120~1401岁以下30~40110~1302~325~30100~1204~720~2580~1008~1418~2070~90小儿血压年龄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新生儿

4、70~8230~381-6月70~10030~456-12月90~10535~451-2岁85~10540~502-7岁85~10555~657-12岁90~11060~75不同年龄小儿血压的正常值可用公式推算:收缩压(mmHg)=80+(年龄×2);舒张压=收缩压的2/3(1/3~1/2)收缩压:高于此标准20mmHg以上-----可考虑为高血压,低于此标准20mmHg以下-----可考虑为低血压。正常情况下,下肢比上肢血压高20mmHg。小儿的囟门前囟出生时约1.5~2cm,至1~1岁半闭合。后囟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最迟于

5、生生6~8周闭合。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晚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或脑积水患儿。前囟饱满反映颅内压增高,而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患儿或极度消瘦者。儿科常见症状的护理发热发热即体温高于正常,为小儿时期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最常见的症状,临床上腋温>37.5℃为发热。低热:腋下温度37.5℃~38℃;高热:腋下温39℃~40℃;超高热:腋下温度超过40℃;连续发烧超过2周称为长期发热;体温每升高1℃,心搏增快15次/min。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定时测量和精确记录体温,一般4h1次,以便观察患儿热型。超高热或有高热惊厥

6、趋势等情况需每1-2h测量1次。凡采取降温措施者,均应在处理后30分钟测体温以观察降温效果,并在体温单相应栏内标明。退热处置后应观察有无体温骤降,大量出汗,软弱无力等现象,当有虚脱表现时应予保暖、饮温开水严重者需静脉补充液体。此外还需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如神志改变、皮疹、呕吐、腹泻、淋巴结肿大等。2、一般护理患儿需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小婴儿不要包裹太紧以利于散热。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要勤擦浴,更换内衣和被单。保证充分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加强口

7、腔护理。3、降温措施当体温在38℃以上时需给予对症治疗。若患儿有高热惊厥史者应提早给予处理。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1)物理降温常用的方法有:头部冷湿敷、酒精擦浴、温水浴、冷盐水灌肠等。(2)药物降温:常用的有:口服布洛芬片、注射用赖氨匹林静滴或静注等。呕吐呕吐是由于食管、胃或肠道逆震动,并伴随腹肌痉挛性收缩,迫使胃内容物从口和鼻腔涌出所致。呕吐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呕吐1-2次或呕吐物极少,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持续呕吐或反复出现则可为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应仔细查找原因。护理措施1、预防窒息取头高侧卧位,及时清除呕吐物

8、;以防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2、呕吐期间应禁饮食,呕吐停止一小时后方可给予牛奶或流质饮食。以后根据病情给予半流质饮食,易少食多餐。呕吐严重者应静脉补充液体,以防水电解质失衡。3、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呕吐方式、量、性质、气味,必要时留标本化验,以协助诊断。同时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