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层次研究法高等学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探究

基于模糊层次研究法高等学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探究

ID:5235844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基于模糊层次研究法高等学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探究_第1页
基于模糊层次研究法高等学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探究_第2页
基于模糊层次研究法高等学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探究_第3页
基于模糊层次研究法高等学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探究_第4页
基于模糊层次研究法高等学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模糊层次研究法高等学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模糊层次研究法高等学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探究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以及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影响,使得高校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以及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基于这一现状,从教学技能、科研技能以及社会责任感三个方面构建了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赋值法建立指标权重集;利用模糊评判法确定单个评判对象对备择集的隶属程度,得到单因素评价集;建立模糊综合评判集,对高校教师胜任力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模糊综合评判作者简介:鲍学英(1974-),女,宁夏中卫人,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

2、研究生;宁贵霞(1964-),女,吉林德惠人,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甘肃兰州730070)基金项目:本文系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12097)、兰州交通大学校教改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GSGXG110)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7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14-02胜任力是指卓有成就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1]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

3、规模扩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队伍也不断充实和壮大,这个快速发展的庞大的教师群体对我国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何衡量和评价教师的胜任力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学校在2010年已全面开展绩效工资制,教师工作绩效将成为决定教师薪酬水平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教师面对的对象是人(学生)而非物品,对学生进行胜任力评价不能忽略对其社会责任感等职业道德层面的约束。因此,本文根据现行高校普遍实行的绩效考核标准,增加了社会责任感等评价指标,并在专家、教学督导委员会、学生等打分的基础上构建了模糊层次评价模型,旨在对高等学校教师胜任力进行全方位评价。一、目前高校对教师胜任力评价所存在

4、的问题1.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7高校的任务主要是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2]而在我国传统的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主要是从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对教师上课质量、课堂效果、学生的认可度等方面缺乏量化的标准。在当今社会,学生群体往往由于思想不确定、心智不成熟而容易产生前途渺茫、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教师在疏导学生情绪、传递正能量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过于教条、死板的评价体系往往给教师不正确的导向,使得教师偏重于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的数量与级别,而忽视了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和关爱学生等方面的内容,使得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2.评价主体不

5、全面学生作为教师“服务”的对象,教师的胜任力如何,学生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但是在目前对教师的胜任力评价中,恰恰忽视了学生的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付诸的心血和努力也难以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反映出来,使得教学第一线教师往往是基于一种职业道德层面的约束来对待教学、对待学生。当然,学校也会有教学督导委员会等类型的机构协助学校对教学进行督导,但是这些评价很难对大多数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高校教师也在这种传统的评价体系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3.评价方法单一7目前对教学任务、科研成果往往是基于一种计算分值的方法来定量评价,把教学、科研等成果换算成一种具

6、体的分数来实现对教师胜任力的评价,但是对一些诸如教学技能、社会责任感等定性的指标则没有考虑或者评价标准不清晰。没有从全方位、更高的角度特别是社会需要的角度对教师胜任力提出要求,偏离了教育的服务功能,有悖于教育的宗旨。[3]二、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模型构建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与企业员工相比具有极大的不同。在高校规模急剧扩大、高校教师人数随之大幅上涨的今天,正确的胜任力评价模型,有利于高校教师朝向更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方向健康发展。把胜任力引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使之成为能够创新人才培养的公共平台,[4]对学校的健康发展同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多年高校工作经验和大量调研,构

7、建普通高校教师相应的胜任力模型,如图1所示。1.教学技能指标的设置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指高校教师成功地实施教学活动而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与大量教学督导委员会专家、学生代表交流调研的基础上,设定教学技能的评价指标为课程熟练程度、知识的创新性、教学素材的完整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四类。高校的大多数课堂都以语言表述为主,高校教师的课堂熟练程度决定了学生信息的获取量和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另外,专业知识的创新性、教学素材的完整性以及课堂教学效果也检验了教师教学技能的高低。2.科研技能指标的设置7科研技能是高校教师胜任力的核心部分。根据高校教师的具体实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