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驾马车之血糖监测.ppt

五驾马车之血糖监测.ppt

ID:52381063

大小:5.66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4-05

五驾马车之血糖监测.ppt_第1页
五驾马车之血糖监测.ppt_第2页
五驾马车之血糖监测.ppt_第3页
五驾马车之血糖监测.ppt_第4页
五驾马车之血糖监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驾马车之血糖监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我监测篇糖尿病管理五驾马车之我们需要血糖监测吗?能够有效监控您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利于及时为您调整治疗方案,有效地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增强您战胜疾病的信心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感觉并不可靠血糖水平:正常,无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6%自我感觉:无症状您身体发生的变化:没有病症血糖水平:稍高于正常自我感觉:无症状您身体发生的变化:细胞和血管受到损伤感觉会带给你更多的误解血糖水平:远高于正常自我感觉:您会感觉乏力,烦躁易怒。您可能会把这些症状归因于“年龄”“压力”等原因。您身体发生的变化:会有更大的损伤。在不远的几年后会发展成眼部、肾部、和神经损伤。血糖水平:非常高自我感觉:更明

2、显的症状。多尿,在夜间也会起来小便。感到非常累,喜怒无常,您的家人可能会认为您到了“更年期”或者“抑郁”您身体发生的变化:严重并发症,缩短寿命。血糖控制到多少才合适?理想尚可差空腹血糖(mmol/L)4.4~6.1≤7.0>7.0非空腹血糖(mmol/L)4.4~8.0≤10.0>10.0糖化血红蛋白(%)<6.56.5~7.5>7.5空腹血糖莫过七 餐后血糖莫过十 糖化蛋白三月查 切记不要超过七血糖监测频率当血糖未达标时,需至少每周正规测一天7次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觉前的血糖)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已达标,生活有规律,无特殊情况的患者,每2周测一天7次血糖胰岛素治疗,血糖已达标

3、,生活有规律,无特殊情况的患者,每1~2周测一天7次血糖血糖监测记录星期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午餐前午餐后2小时晚餐前晚餐后2小时随机血糖备注一O二O三O四O五O六O日O不能一天测7次血糖的患者,建议在一周的7天内每天在不同的时间点测一次血糖。这样过了一周后就有了一份7点血糖的监测表。需要重视的监测时间餐前血糖检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空腹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但整体血糖控制仍不达标者。2小时的计算,应该从吃第一口饭时开始服用10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

4、者(晚上10点左右)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或经常发生夜间低血糖时,应监测凌晨3点左右的血糖需要重视的监测时间3平时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低血糖的监测感觉不适运动前后尝试新的饮食或不能规律进餐糖尿病的晴雨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优点:反映三个月平均血糖水平,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指标缺点: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瞬时情况控制标准:理想:<6.5%;一般:6.5%-7.5%;差:>7.5%建议2~4个月测一次怎样测血糖结果才最准确?心态放松,聊天,听音乐操作正确试纸不过期,一次滴足够的血冬天进入室内暖和之后再测血糖您还需要关注的监测项目血压血脂体重腰

5、围并发症筛查高血压危害大高血压能增高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或加重并发症程度,如尿毒症,失明糖尿病血压控制需更加严格自我血压监测没有发生高血压的病人应当每3个月测量一次血压,以便及时发现高血压已经发现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周测量一次血压,以监测降压药物的效果和血压的波动。血压达标应定期查血脂血脂异常导致冠心病、中风的发生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应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应每3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血脂也有“好”和“坏”坏的成分:促进动脉硬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好的成分:抑制动脉硬化高密度脂蛋白血脂达标清除“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已患糖尿病心血管

6、疾病低密度脂蛋白<1.8mmol/L血糖、血压、血脂三手一起抓血糖血压血脂我的体重符合标准吗?“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腰围越长,越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控制标准男:85cm以下女:80cm以下腰围要经常测量并发症筛查3个月勤检测,治疗更有数血糖是基础 三月查糖化 定期查血脂 经常量血压 体重不超标 腰围常测量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